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10829
大小:2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06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拓展型课程概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拓展型课程概述作者:刘延革耿子文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第12期 刘延革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参加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荣获一等奖,多次在北京市评优课活动中获一等奖,被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北京教育学院等聘为指导专家和特约讲师。参与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编写,主编由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现代信息技术教与学范例丛书》,出版了由北京市教委组织编写的北京教育丛书之《我读小学数学教材》的个人专著。
2、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实践创新相关的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成为小学数学改革发展的重点。本文以“拓展型课程”为研究对象,切实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核心素养为基石、以实践创新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 文章强调建构具有小学数学专业性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特色和综合性特征、体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力求实现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合。 【关键词】拓展型课程小学数学课程开发实践创新教学设计 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提出,教育部组织研究
3、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实践创新被认为是社会发展之关键。然而,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来满足学生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拓展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早在20多年以前,上海提出了拓展型课程的概念,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研究实践能力。但是,相关研究资料主要是针对具体课程的个例阐释,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拓展型课程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综述都十分薄弱。然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拓展型课程的经验内涵
4、及教学策略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充实其基本理论,而且有助于促进课程的全面建设。于是,本文对拓展型课程提出的背景与内涵、类型与实例、问题与实施加以综述,以期通过此文,对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与推广、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充盈提供途径,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拓展型课程提出的背景 “拓展型课程”的概念源于上海。 1988年,上海市受国家教委的委托,承担了适应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此次改革,被称为“一期”改革,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选修、活动三个大类。
5、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提出:“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及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资源,办出学校特色。” 2004年,上海市颁布《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要求学校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构成。 至此,上海的“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构建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结构: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
6、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二、拓展型课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
7、念界定:拓展型课程,是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是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自己寻找教学资源,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由教师原创并独立操作的课程。 课程分类:拓展型课程分为限定性拓展和自主性拓展。 限定性拓展课程主要由综
8、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级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学生人人参与,自主组合。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