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09358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6
《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难点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难点及对策作者:甘勇泽姚彬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年第05期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实际,是一个信息化的实际,在全球的各大领域中,几乎的实现了信息化的利用。面对目前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其中的审计难点较多,缺乏有效的解决对策,是否可以利用信息化的优势给予面对建设项目审计难的问题,是否可以依托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完善审计对策,本文就分析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的特点,以及信息化项目审计还存在的问题,如何完善项目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难点;审计对策 众所周
2、知,信息技术在当下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硬性,是各项事业开展的重要工具,在很多项目管理中得以大量运用。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快速增加,信息化项目建设得以快速发展,对这一领域的资金投入也相当巨大,为政府的投资审计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新问题。因此,研究信息化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当下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的特点 信息化建设项目通常由应用环境、应用培训、应用软件三个部分组合而成。而应用环境又包含了多个方面,比如:网络建设,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等多个部分
3、,也就是系统;应用软件是为客户的需求进行开发的,应用培训是让用户学会使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较为特殊,通常以人的智力为劳动主体,与传统的建设项目区别较大,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用人的智力为劳动方式,一个是以物质材料为劳动方式。在此区别下,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以下多个特点: 1.1隐蔽性。在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工程项目的是用能看得见的物质材料通过加工而成的,人们可以肉眼观看和用手触摸,而信息化建设项目则是人的智力劳动成果,工作方式大不一样,比如:软件开发。造成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工程的质量、工程的数量的很难进行考核。 1.2与
4、用户紧密相连。信息化建设项目源于客户,同时又服务于客户。用户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满意与否,是直接衡量项目的质量标尺。 1.3需求具有模糊性。建设信息化项目是为了适应用户对信息管理的需要,但是,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具有一定的变数,或者用户对自身的需求不直接。这就需要信息化项目制造者采取有效的方法,比如:用户需求分析,用户满意程度等,不断得出用户的需求。 1.4更新速度快。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更新周期也很快,通常寿命较短。所以,项目在设计时必须具有前瞻性,无论是哪一个部分,都必须考虑好更新换代的空间,使项目在需要时
5、能及时有效的升级。 二、现阶段审计存在的问题 基于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诸多特点,比如:用户需求不明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等。造成与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目前政府审计部门的技术人员较少,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相关部门的一大难题,就如如何开展审计、审计的多少等一直是政府审计部门面对的现实难题。 2.1审计理念传统,相关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各地相应的成立了审计单位,对政府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重点的审计对象,造成审计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于此。相对来说,信息化建设项目开
6、展更难、专业性更强,部分审计部门不够重视,审计观念传统,对一些政府建设项目审计流于形式,没有让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2.2审计模式单一。当下,国内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审计正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与国情相衔接的特色理论成果,无可靠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建设标准。造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开展难。 2.3审计工作者素质底下,相关设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项目难以进行跟踪审计。当下的审计工作人员普遍出现老龄化趋势,专业水平不高,多以财务专业人员为主,对科学知识了解很少,对计算机等不能熟练运用。由于受制于审计人才的限制,造成该项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7、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措施 3.1优化审计过程,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面审计。(1)提前进入,审计程序前移。比如:建立专业的计算机审计小组,做好政府投资项目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让信息体统的建设提前留好接口、保障数据安全、数据对比系统等全面进行审计,做好前期的防范工作,有效预防信息管理系统出现错误。(2)建立审计联动机制。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实行多部门合作,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综合各方力量,比如:计算机专家、合同专业人员、投标人员等,集体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3)做好审计结果分析,实行分项统计。由于目前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还处于发展时期,每一
8、项审计工作结束后,都应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