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

ID:57197989

大小:5.2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8-03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_第1页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_第2页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_第3页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_第4页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知识分享.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城市绿地空间景观生态设计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德国巴伐利亚洲环保部新楼提出以生命属性划分城市绿地,自然河流、湖泊、池塘和湿地应归属城市绿地。提出除建筑物以外的一切空间均为开敞空间,包括所有的城市绿地、道路、广场、街道、巷弄、庭院等。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针对城市基本用地单元,如一个校园、一个居住小区等,亦即针对20~30万m2尺度地域的开敞空间,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整个校园开敞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众多绿地廊道连接所有绿地斑

2、块等规划和设计手法,使整个校园形成均衡网状结构套辐射网状结构的稳定空间格局。城市绿地空间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一、经济技术指标分析与目标确定本案总用地面积226660m。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0345m,占总用地面积的17.8%;道路广场面积49256m,占总用地面积的21.7%;运动场地面积19395m,占总用地面积的8.6%;绿地面积117663m,占总用地面积的51.9%。其中,建筑和运动场的垂直空间一般难以或不能用绿地上的植物树冠加以覆盖,两者合计占总用地面积的26.4%。道路广场约有10

3、%的区域难以或不能用绿地上的植物树冠加以覆盖,占总用地面积的2.1%。因此,整个校园有28.5%的区域无法用绿地上的植物树冠加以覆盖。根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程序,本案存在的问题是空间在整体上被建筑、道路广场和运动场分割得过于破碎;机遇是绿地率高(51.9%),通过对道路广场的适当调整,运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手段,有可能把整个校园建设成“森林生态系统”。二、绿地与开敞空间景观格局规划设计本案把整个校园的开敞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开敞空间的格局符合景观的各种水平生态过程——能流(光-植物-动物)、物质流(水的蒸发、蒸腾、渗透、

4、涵养,碳、氮、硫的吸附与滞留)和物种流(植物群落的组成配置,动物的迁徙、觅食、繁殖);在垂直层面上,主要考虑20m以下的空间,从大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地被植物(含草坪)5个层次考虑。1、斑块的规划设计在本案中,斑块指校园内被各种硬质地域(道路和建筑)围合和分割的软质地域(被土壤和水域所覆盖)。根据同质性原则,把景观内的斑块分为8类:草坪、灌木草地、疏林草地、密林、湖边湿地、山地疏林、山地密林和湖泊。景观的破碎化此外,由于景观破碎化对植物群落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园路的规划布局时遵循如下原则:(1)斑块的面积尽可能大。

5、(2)在必须设置园路却又导致斑块面积过小的情况下,该园路设计成汀步,汀步采用天然石材,铺设时不用混凝土。以此手法使相邻的小斑块合并成一个面积较大的斑块。(3)湖泊生态系统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交错区不设园路,在必须设园路处改设架空的栈道,以利水陆两栖动物和其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大多数水陆两栖动物虽然生活在陆地,但要到水中去生殖,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岸生态系统中渡过。水岸地区由于邻近水源,植物繁茂,食物丰富,也是很多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喜爱的生境。2、廊道和边界的规划设计廊道在生态系统中起连接、保护和阻隔的作用

6、,在景观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边界是目标景观与外界环境的交接地带,是一条环形廊道。在本案的整个景观空间格局规划中,重点放在廊道格局的设置和营造上。首先,在整个景观的外围边界建造一条环形廊道,在有条件的地段,在水平层面尽可能增加廊道的宽度、密度和弯曲度(图1)在垂直层面上则尽可能增加廊道的空间高度和结构层次,目的是建立具有生境通道意义的廊道。在植物配置上,运用植物群落原理,采用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地被植物一起层叠密植,使其成为一个彼此紧密联系的稳定的环形廊道功能整体,成为整个校园景观的第一道高大厚

7、重的生态保护屏障。本案这条廊道的不足之处在于校园的南大门和北大门形成了两个较大的裂口,如果能缩小校门宽度,并在空中形成树冠连接和覆盖,该廊道将能发挥更强的生态效能。其次,在校园内部的环形主车道两侧分别建立植物生态景观廊道。环形主车道外侧的凹型、环状植物景观廊道与外围边界上的环形廊道之间,以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布在较为敏感的斑块交错地带设置密林区,以网状结构的空间格局(图1),把两条廊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整体。而环形主车道内侧的凸型、环状植物景观廊道,则以辐射状密林的空间结构格局(图1),与面积最大、生态功能最强的山

8、水生态景观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整体。环形主车道(宽8m)内外两侧的2条环形廊道,预期在10~15a后,其上层乔木的树冠达到郁闭,此时,这2条廊道在空间上合并成为一条廊道。由此把整个校园的生态景观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生态功能整体。在10~15a后,预期校园绿化覆盖率将达到71.5%。3、道路广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