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

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

ID:57174939

大小:6.32 MB

页数:99页

时间:2020-08-02

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_第1页
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_第2页
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_第3页
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_第4页
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__第六章土壤圈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土壤圈第一节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第二节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三节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第四节土壤类型特征第五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第一节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一、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由于人类对土壤的利用方式不同,对土壤产生不同的概念。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对土壤就有了朴素的认识。公元121年前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就记载着:“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壤,柔土也,无块曰壤。”。古代土同吐,壤同月襄,月襄——肥肉也,即肥沃的土称之为壤。“土,地

2、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即土壤位于岩石面之上、地面之下的大地表层;“

3、”是“物出形也”,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土壤为什么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四大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特性的综合表现,也是土壤不同于母质的本质特性。包括自然肥力、人工肥力和二者相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

4、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各种自然因素质量、数量及其组合适当与否。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土壤的自然肥力与人工肥力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才能用以为人类生产出充裕的农产品。经济肥力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统一,是在同一土壤上两种肥力相结合而形成的。仅仅具有自然肥力的土壤,不存在人类过去劳动的任何痕迹。而具有经济肥力的土壤,由于其中包括人工肥力,则凝结有人类的劳动。由于人工肥力是凭借人的生产活动形成的,人们

5、就可以利用一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促使人工肥力的形成,并加快潜在肥力转化,使土地尽快投入生产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创造人工肥力,充分发挥自然肥力作用的动力。土壤肥力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土壤肥力变好变坏既受自然气候等条件影响,也受栽培作物、耕作管理、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以及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农业生产上,能为植物或农作物即时利用的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叫“有效肥力”,不能即时利用的叫“潜在肥力”。潜在肥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农业土壤也叫耕作土壤,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改良等以及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土

6、壤,如耕地、果园、茶园里的土壤。主导因素:人类生产活动。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占据一定的不变位置,处于地球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界面上,是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它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平衡。1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土壤支持和调节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供植物所需养分、水分和适宜的理化环境,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2土壤圈与水圈进行水分平衡与循环,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及水平分布,也影响水圈的化学组成.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气体的交换,影响大气圈

7、的化学组成,水分与能量的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氮氧化合物和氨气,影响全球大气变化。4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着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土被覆盖在岩石圈的表层,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各种外营力的破坏。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1土壤圈与地球生命作用,包括土壤物质循环的能量变化,生物转化,水循环,碳、氮、硫、磷循环及环境效应。2土壤圈与人类生存条件,包括土壤资源区域性开发与管理,综合农业中的动态变化,土壤对农林适宜性评价,营养元素的空间调控,土壤圈的各障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作用。3土壤圈与自然环境,包括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圈中的空间分布、迁移、

8、转化及动态变化,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变化、迁移、浓集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及调控;土壤在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优化模式。4土壤圈与全球土壤变化,包括自然与人为条件下的土壤圈内不同土壤类型历史演变;现代成土过程基本特性变化预测;土地退化,土壤气体的通量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5土壤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包括土壤胶体表面的性质。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化学行为,土壤水分性质,植物营养元素的化学性质,根据主要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土壤有机质组成,性质,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三、土壤形态土壤形态是指土壤与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孔隙度等

9、。(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