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

ID:57149321

大小:1.06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04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_第1页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_第2页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_第3页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_第4页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技巧.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过程专题系列之《地质作用过程的分析与描述》讲义黄石市有色一中张令波一、考情深度解读1.新课标与考纲要求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明确提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2012年湖北普通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说明了“过程”的重要性,并在历年高考试题中有充分体现。这说明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将地理过程的复习作为高考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使自己具备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与合理想象能力。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地理过程的知识点要求,结合高考地理复习要求,可大致归纳出以下需要强化的基本地理过程:(1)地球周年运动的过程(2)地壳物质循

2、环的过程(3)内外力作用下的海陆地貌演变过程(4)大气受热过程(5)大气运动过程(6)天气变化过程和气候形成过程(7)水循环过程(8)洋流的形成与运动过程(9)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过程(10)聚落形成的过程(11)人口增长与迁移过程及影响(12)区域产业转移过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3)旅游活动的过程(14)某种自然灾害产生的机制与发生过程2.考点分布“地质作用过程”的考查可分为三个考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内外力作用下的各种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过程”。3.高考重点与盲点本考点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是频繁出现,但学生得分请况并

3、不理想。如“2010年大纲版全国文综卷1”中第36题第(2)小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得分情况:0分率80.6%,2分率14.825%,4分率4.21%,6分率为0.42%,8分率为0.0384%。4.命题趋向对历年高考试题分析,本专题“注重对地理过程自身的基本原理规律考查”“运用地理思维,注重对地理事物动态演变过程的考查”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强调对原理的考查;而“内外力作用下的各种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过程”多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强调对过程的分析与描述。而问答题的呈现方式又主要有三种“直

4、问式”、“隐性式”与“间接式”。5.对考生的基本要求熟记和理解地质作用的过程与原理,掌握分析和描述地理过程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四个要求、三个技巧、三个问题”。二、专题复习过程探究(一)内外力作用下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演变过程1.回顾主要的地貌景观类型:风化地貌、各种侵蚀和堆积地貌及主要的构造地貌。2.考点解读本小考点一直是考生的得分瓶颈,多以问答题考查方式呈现,答题要求考生从“地质作用过程”角度,按各种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有因果联系地描述地质作用过程,要保证过程的连贯性,环节的完整性,答案的精细化。3.知识回顾:案例分析(河谷的演变)演变过程: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

5、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总结归纳描述“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的四个要求:1.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2.明确因果联系;3.保证过程的连贯性,环节的完整性;4.答案的精细化。4.本考点的问题类型与解题技巧本小考点问题呈现形式主要分三种:直问式、隐性式和间接式,问题形式不同,但本质一样,均要求

6、学生掌握所考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同时要掌握以下解题技巧:1.分析地貌景观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特点,明确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2.按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罗列提纲,保证地理过程合乎逻辑;3.依据“地理过程要求”完善答案。“直问式”特点:问题呈现的直接性,问题表达语句中直接带有“过程”二字,如2009年安徽文综卷题“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2012年湖北武汉二月联考文综卷“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等。【典例呈现】(2012·湖北武汉二月联考文综卷)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材料二:相关研究

7、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1)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8分)【分析】地理过程:祁连山(岩石风化作用)——河流(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西北风(风力侵蚀、搬运、堆积)——腾格里沙漠(风化、侵蚀作用)——西北风(搬运作用、堆积)——黄土高原(优化答案)参考答案: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石羊河和弱水)带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