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

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

ID:57144366

大小:1.34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03

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014.12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loo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一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读我国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表,完成1~2题。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座)200万以100万~20050万~10020万~5020万以下合计上万万万1998年2061776142332008年41811

2、105142872008年/1998205%133%143%84%100%123%年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2008年)数据计算l.从城市数量看,1998~2008年我国A.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B.中等城市比特大城市发展快C.小城市发展比特大城市快D.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慢2.为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我国应A.有序放开特大城市落户限制B.合理推动中小城市发展C.严格控制中等城市人口规模D.限制农村人口流人城市2010年,三亚市流入人口20.0万,比2000年增长1.16倍,其中,外省流入人口12.1万,省内其他市县流入人口7.9万;而流出人口仅3.1万。读三亚市2010年各年龄

3、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单位:%),完成3~4题。3.据图可知,三亚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C.低年龄组人口性别比偏低D.育龄妇女总量较少4.影响三亚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婚姻因素C.经济因素D.政治因素读1950年某气候类型区的人口密度(人//krn2)表,完成5~7题。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全世界61.3———30.09.66.44.218.45.该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6.该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区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A.游牧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水稻种植业7.对该气候类型在南

4、美洲分布区的土地、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①土壤盐碱化加剧②河水含沙量增多③南极冰川退缩加快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读我国某跨国企业公司组织空间分布图,完成8~9题。8.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A.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B.销售网点分布具有分散性C.设计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D.制造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9.影响该企业设计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与交通B.交通与资金C。科技与市场D.科技与劳动力“川道”是黄土高原上山与山之间地势相对比较平坦、低洼的地方。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中国的苹果之乡)很早就在“川道”里种植苹果,这里苹果种植面积广,产量大,交通便利,水分条

5、件较好,但空气潮湿,病虫害多。21世纪初延长县果业局决定把“川道”的果园移到山上,苹果树呈现非常好的长势。据此完成10~11题。10.黄土高原上“川道”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土质疏松②植被稠密③夏季多暴雨④地壳下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川道”地区的苹果树上山后长势良好的主要原因是山上A.土壤肥沃,利于苹果树生长B.海拔高,气温低C.冰雪融水量多,水源充足D.光照和通风条件好右图示意天津某功能区(虚线圈内),该功能区距市区2公里;距天津机场15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读图,完成12~13题。12.该功能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绿地B.商业用地C.居住用地D.工业用地13.下

6、列产业最有可能属于该功能区主导产业的是A.现代生态农业B.对外贸易及高端服务业C.电子信息产业D.船舶制造产业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演变过程,完成14~15题。14.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范围较广的是A.新疆B.西藏C.浙江D.贵州15.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中,主要的地质作用是A.海浪侵蚀B.流水溶蚀C.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河流水位是指河流的自由水面离固定基面的高程。读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前后长江中游宜昌至大通水文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变化统计图,完成16~17题。16.图中水文站水位最低的是A.宜昌B.沙市C.汉口D.大通17.据图可知,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A.长江中游各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B.长江中游

7、各水文站泥沙颗粒增大C.上游来沙大部分被拦蓄在库内D.长江中游河道河床明显抬升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下图中左图为五大湖区美国年平均降雪量(1971一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由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强度最大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