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91245
大小:218.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8-02
《叙永二矿南一采区通风设计教学文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叙永二矿南一采区通风设计精品文档四川科技职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年月日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摘要叙永二矿位于叙永、古蔺两县交界部位,行政区划隶属叙永县震东、三合乡和古蔺县乌龙、大寨乡。该矿是一个合作制企业,由威达公司控股,是一个新建矿井。就实习了解的相关数据,在相关规程指导和要求下,现就南一采区作通风设计。该设计以拟定南一采区通风系统形式;确定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计算采区所需风量;计算采区通风阻力;确定采区没通风构筑物;绘制采区通风系统图和采区通风网络图以及通风设备的选型为主要内容。关键词通风系统通风方式需风量
2、通风阻力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设备选型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目录摘要2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3第三节矿山地质4第四节矿山水文地质10第五节开采技术条件12第六节井田范围、储量13第七节采区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16第八节采区开拓与开采17第二章采区通风系统选择18第一节采区通风系统选择的原则18第二节采区通风方式的选择19第三节采区通风系统的确定22第四节采区通风网络22第三章采区风量的计算和分配23第一节采区风量计算的有关规定23第二节采区风量的计算方法23第三节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27第四节独立通风硐室所需风量的确定29第五节采区风速校验30收集于网
3、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第六节风量的分配34第四章采区通风阻力计算35第一节采区通风的最大,最小总阻力计算方法35第二节通风困难时期最大阻力的路线选择36第三节最大阻力,最小阻力的计算36第五章选择采区通风设备41第一节对采区通风设备的要求41第二节选择采区主要通风机41第三节选择电动机44第六章矿井通风费用慨算45第一节主要通风机年耗电量45第二节吨煤主要通风机运转电耗量45第三节吨煤电力费用46参考文献47后记48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交通位置矿区位于叙永、古蔺两县交界部位,行政区划隶属叙永县震东、三合乡和古蔺
4、县乌龙、大寨乡。地理坐标:东经105o33'09"~105o36'52",北纬28o04'21"~28o07'49"。矿区靠近321国道(川云公路)和大(方)纳(溪)公路,往南可达贵州、云南等省,往北直通泸州、隆昌等地,与长江航道和成渝铁路相接。隆(昌)黄(桶)铁路的隆(昌)泸(州)段已建成通车,隆(昌)纳(溪)高速公路也已经已建成通车。矿井位于叙永县城145°方向,距叙永县城直距21km,距大纳二级公路5km,矿井属叙永县震东乡高村所辖。交通比较方便。第二节采区基本概况一、采区情况采区位于告成井田北部,西至-350m煤层底板等高线,北至F7正断层,东至-350m煤层底板等高线
5、。采区设计开采标高为+980m~+1100m,采区倾斜宽度约450m,走向长度约1800m。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二、地面情况1、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出露情况除靠近付12805、付12802、付12605孔一线发育一山沟外,整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全区被黄土覆盖,有树木、村庄。2、地面水系本区地表水系不发育。3、地面建筑、设施等地表对应的村庄有:孟家门、晋家门、孙家沟等。4、采掘影响及破坏程度采掘将造成地面塌陷或产生裂隙,影响以上村庄,使房屋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三节矿山地质一、地层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下二叠统梁山组(P1l)、栖霞组(P1q)、
6、茅口组(P1m),上二叠统龙潭组(P2l)、长兴组(P1c),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j)及第四系残坡积物(Q)。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一)二叠系(P)1、下二叠统茅口组(P1m)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上部岩性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及条带;中下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灰岩、泥质灰岩互层夹泥质条带。含珊瑚、腕足类、有孔虫等化石,属广海碳酸岩台地沉积环境。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上二叠统龙潭组(P2l)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共含煤5~17层,其中大部分可采和局部可采
7、5层,均属薄煤层。岩性主要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粘土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炭质泥岩和煤层。黄铁矿产于C12煤层以上和C20煤层以下。与上覆地层P2C呈整合接触。3、上二叠统长兴组(P2C)主要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含燧石结核和黄铁矿结核,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腹足类、珊瑚、海百合茎等化石。属浅海陆相碳酸岩生物礁相沉积环境,与上覆下三叠统飞仙组(T1f)呈整合接触。(二)三叠系(T)1、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1)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T1f1)分两亚段上部为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