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特点、历史与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风力发电特点、历史与前景㈠特点:⑴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用它发电十分有利。与火力发电、燃油发电、核电相比它无需购買燃料,也无需支付运费,更无需对发电残渣,大气进行环保治理.风力发电是绿色能源.风力发电是财神爺。风来、发电、生财。风是财富。风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奉献。⑵风力发电有很強的地域性。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站的。它必須建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即风速大、持续时间长。风力资源大小与地势、地貌有关,山口、海岛常是优选地址。如新彊达板城、年平均风速6。2米/秒,内蒙古辉腾
2、锡勒,年平均风速为7。2米/秒,江西鄱阳湖,年平均风速7。6米/秒,河北张北,年平均风速6。8米/秒,辽宁东港,年平均风速6。7米/秒,广东南澳,年平均风速8。5米/秒,福建平潭岛全县年平均风速8。4米/秒,平潭县海潭岛,年平均风速为8。5米/秒,年可发电风时数为3343小时,为目前中国之冠。(以上数字引自“全国风力发电信息中心的并网风电场介绍”)。南海的南沙群岛,该岛一年连续刮六级以上大风有160天。在我国這样的地方还有许多许多正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⑶风的季节性,决定了風力发电在整个电网中处于
3、"配角″地位。对它的使用有三种运行方式:A:能源利用:风力发电机,机群并网运行。有风发电,电能送入电网。无风不发电。B:无电网的高山,海岛,牧区:风力发电机与柴油发电机并联运行。有风时风力发电,无风时柴油发电机犮电。对用户来説时时都有电。C:同上无电网地区,要求不使用柴油发电,时时有电供应:採用蓄电池儲能的AC-DC-AC,即交,直,交风力发电系统。也就是有风时,风力发电机发出交流电,经整流为直流电对蓄电池充电。再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制造的"逆变器″将蓄电池中的直流电转化为三相恒频恒压的交流电。这种系
4、统多用在高山雷达站、微波中继站,海洋灯塔,航标灯场合。以上三种供电系统的技术性,经济性分析,比较将在另外的文章中讨论。㈡历史:古代我们的祖先利用风能揚帆远航。在埃及两千多年前的古老风磨残骸现今尚存。在荷兰很早就广泛使用风力提水"保护着三分之二的国土,使之不变为泥宁的土地″(马克斯资本论第一卷十三章)。我国明朝己有很好的风磨。"天工开物″中记载"杨郡以风帆数頁,候风转车,风息而止″。十九世纪末的丹麥有三千台工业用风车。三万台用于家庭及农场的风车。1890年丹麥建造了世界第一台风力发电站,以后的八年中
5、建造几百个风力发电站。随着蒸气机和柴油机的出现,石油價格下降,风力发动机在经济上失去竞争力,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上世纪20年代随着飞机的出现,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空气动力学的理论高度重新审视、研究风车,开始了又一次风力发电高潮.在30年代中许多国家都研制了风力发电站.代表机型有如图①1931年苏联在克里米亜半岛建造100KW机组.额定风速10米/秒,风轮直径30米,两叶片,每分钟30转。图②为美国人扑脱南(Putnam)在得到麻省理工学院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帮助后在1939年10月建造了一
6、台1250kw,风轮直径为53.3米,重量为16吨,不锈钢两叶片,额定风速为13.5米/秒,同步发电机,塔架高33.5米大型风力发电站.1941年10月投入运转,1945年3月发生漿叶折断事故告终.总共运行了1100小时.以史为鉴.大型风力发电站的兴衰叠盪起伏,几起几落。总結出以下规律:A:每当国际石油提價之时,也就是风力发电兴盛之日.B:每当科学技术有新进展时,并将它们运用到风力发电中去.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时,风力发电的研究,生产,应用将进入一个兴盛期.㈢前景:①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长足
7、进步与风力发电相关的领域有:空气动力学;大型風洞的建成;計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电力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必定会对风力发电行业产生巨大影响.②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大于供应.③国际石油價格攀昇。这些因素将会引发新一轮风力发电研究,制造,应用高潮的到来。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大兴风力发电的势头迅猛。日本目前日风力发电为25万度2010年要达300万度。美国近期将兴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站,沿俄勒冈州与华盛顿州州界建造450座风力发电机组,总发电量为300兆瓦。在我国除达板城风力发电场外,
8、2004年在福建平潭用7。8亿建造10万千瓦装机总容量的风力发电站。在广东南澳,国内外电力巨豪纷纷投资风力发电,投资总额27。07亿元。计划总装机容量为27。55万千瓦。北京官厅水库风场在2005年10月计划开工兴建年发电量为10亿度的风力发电站,预计2006年建成并网发电。初步了解,大量的技术,设备乃之成套机组均为引进,或先引进技术,然后按国外技术设计,消化,吸收,仿做。事业之初这样做无可非议。希望国内外风力发电投资巨豪门把目光注意到国内,扎根于中华土壤。我国在70年代出现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