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

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

ID:57045721

大小:4.8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28

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_第1页
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_第2页
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_第3页
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_第4页
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肝癌CT诊断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原发性肝癌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死亡率极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者约11万人,占全世界的45%。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确定,可能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洒精性肝硬化,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饮用水污染:池塘中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有关遗传因素:a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其他:酒精中毒;亚硝胺;有机磷;华枝睾吸虫微量元素:铜、锌钼一、分型:(一)按形态分型1、块

2、状型:最多见(74%),癌块直径>5cm;>10cm称巨块型,易坏死导致肝破裂2、结节型:为大小和数目不等的单结节、多结节和融合结节,最大直径<5cm,结节多数在肝右叶,常伴肝硬化;3、弥漫型:最少见(1.2%)。癌结节较小,弥漫分布,米粒至黄豆大小,常因肝衰竭而死亡。4、小癌型:<3cm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之和<3cm。二、按细胞分型1、肝细胞型:约占肝癌90%以上;癌细胞呈多角形或圆形,排列成巢状或索间有丰富的血窦而无间质成分。2、胆管细胞型:少见(10%);癌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排列成腺体,纤

3、维组织较多,血窦较少。3、混合型:更少见。正常肝脏正常肝脏切面图块状型>5cm巨块型>10cm结节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癌发生“三部曲”临床表现一、肝区疼痛:常见。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如癌结节破裂→剧痛,产生急腹症。机理:肿瘤生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二、肝肿大: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有压痛。三、肝硬化征象:肝癌伴肝硬化的病人有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各种表现:如上腹饱胀,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胃肠症状及脾大、腹水(血性)、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四、黄

4、疸:多在晚期出现,与肝细胞大量损害、癌块压迫或侵犯肝内胆管、癌组织和血块脱落阻塞胆道等有关五、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和恶病质等。六、伴癌综合症:常见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罕见: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症等。七、转移灶症状:如发生肺、骨、胸腔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8~11月)、诊断、疗效判断、预测复发;是肝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和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正常值:<20ng

5、/L2.r-GT及r-GTII(r-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与AFP无关,在小肝癌阳性率为78.6%。3.-L-岩藻糖苷酶(AFU):AFP(-)及小肝癌(+)率70%以上。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波(US)CT平扫+增强MRIX线肝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DSA)核素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平扫观察肝脏大小、轮廓、肝叶比例的变化。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增强特性,提供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典型的肝癌表现为造影剂的“快进快出”。发现小病灶和平扫未能显

6、示的病灶。观察肝内外血管情况,明确有无血管内癌栓和周围淋巴结转移等。CT表现肝脏血供是双重性的,其中肝动脉占20%~25%,而门静脉占75%~80%。因此在动脉期(20~25s)时肝实质增强并不明显,而随着时间逐步升高。肝脏的血供和增强特点动脉期(20~25s)静脉期(60~90s)肝癌则主要接受肝动脉供血,在动脉期CT值迅速上升达峰值,超过肝实质;病灶峰值停留时间短,然后迅速下降,至静脉期(60~90s)时病灶CT值往往较肝实质为低。肝癌的血供和增强特点女性,52岁,消瘦,伴上腹隐痛1月。CT诊断:肝左内

7、叶巨块型肝癌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鉴别诊断】1、继发性肝癌:AFP阴性外,关键在于病理检查和找到肝外原发癌的证据2、肝脓肿:明显炎症的临床表现3、肝非癌性占位性病变:肝血管瘤、多囊肝、包虫病、炎性假瘤等男性,36岁,体检B超示:肝右叶占位。CT表现:肝右后叶上段低密度影,3.3X2.5cm2,境界尚清,平扫CT值34HU,增强扫描早期边缘强化,逐渐向内充填,6分钟后大部强化,密度仍较正常肝实质高。CT诊断:肝血管瘤。一般呈多发性散在结节状低密度影,少数呈单发结节或肿块。增强后部分肿瘤由于血供不丰富,仍

8、呈低密度,部分肿瘤表现为低密度中更低密度,即“牛眼征”。转移性肝癌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