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

ID:57040122

大小:69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27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3第3章章末复习总结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复习总结高考真题赏析章末综合检测章末复习总结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构建高考真题赏析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开发点评:能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能源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新能源的开发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学习时,要注意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评价能源资源开发的状况。例1(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图1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2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l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

2、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统计图可分析全球风能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分析该变化的原因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现有能源的问题,二是技术的发展,三是对环境的影响。第(2)题,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试题已经给了限制条件。要从自然角度分析,就要先对甲地空间进行定位,甲地纬度偏高,位于非季风区,所以冬季有冻害、雪灾与沙尘暴,夏季风力小;从市场看远离大城市与人口密集区。第(3)题,分析乙地区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关键是明确乙地为四川盆地。【答案】(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

3、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2)自然原因: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市场条件: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3)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周围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考点二流域的综合开发点评:流域的整体性特征是进行流域综合开发的理论依据。有关流域综合开发的考查已越来越引起高考的青睐。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评价流域的综合开发。(2009年高考天津卷)读区域图(下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例2(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

4、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理概括和表述能力等。第(1)题,区域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尽可能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图示两区域开发过程中,都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如甲地发展生态旅游、乙地引进高新产业等。第(2)题,理解河流水文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河流上游来水快

5、是由地形特点决定的,如支流多、坡度大等。年降水量丰富导致河流年径流量大,加剧下游地区的洪水。河流下游地区以冲积平原为主,水流缓慢,泄洪不畅。【答案】(1)因地制宜 保护环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考点三 流域的自然背景点评: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有关流域自然背景的考查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学习时要注意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环境,认识流域的自然背景。(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

6、。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2)题。例3(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解析】(1)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少,故泥沙含量减少;三角洲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由东南改向东北。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2)河口三角洲附近泥沙沉积作用强,河流水量小,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

7、、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旅游。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方式是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答案】(1)D(2)B章末综合检测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