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

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

ID:57038114

大小:560.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7-27

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_第1页
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_第2页
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_第3页
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_第4页
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降低地下水位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基底低于地下水位时,开挖将导致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同时雨期施工时,地面径流也会不断流入坑内。若不及时采取降水措施排走积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而且地基被水泡软后,结构将遭到破坏,易造成边坡塌方并使地基承载力下降。如果遇到承压含水层时,若不降水减压,基底可能被冲溃破坏。因此,为保证土方施工顺利进行,在基坑开挖前或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地下水位及地面径流,做好施工排水工作,使地基保持干燥。降水方法分重力降水(集水井、明渠)和强制降水(轻型井点、深井点、电渗井点等)。土方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集

2、水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情景5降低地下水位对象:低洼区积水、雨水。要求:使场地保持干燥,便于施工。方法: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修筑土堤等设施,将水直接排至场外,或流入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做法:主排水沟横断面不小于0.5m*0.5m,纵向坡度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小于3‰。出水口应设置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点,并保证排水通畅。一、地面径流排水二、集水井降水1、集水井降水要求:边坡稳定,坑(槽)底不受水浸泡。2、特点:设备简单,应用普遍的人工降水方法3、适宜范围:一般宜用于降水深度较小水流较大且地层为粗粒土层或渗水量较小的黏性土层,不适宜细砂土和

3、粉砂土层,因为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而发生流砂现象。4、原理:在基坑(槽)开挖时,在地下水流的上游,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沟底设置集水井,汇集沟内积水,然后用水泵抽走。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40米设置一个。5、注意:A、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B、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0.5m*0.5m;C、集水井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始终低于挖土面0.7-1.0m。坑壁可用竹、木等简单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井应低于坑底1-2米,并辅设0.3米左右的碎石滤水层,以免将流砂抽走,并防止

4、井底土被扰动。1—井点管;2—滤管;3—总管;4—弯联管;5—水泵房;6—原有地下水位线;7—降低后地下水位线;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全貌图三、井点降水—也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1、原理: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在坑底以下,连续抽水直至施工结束为止。2、优点:保持干燥,改善施工条件,同时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根本上防止流沙发生,并增加土中有效应力,提高土的强度或密实度。但注意会使地基土壤会有一定的沉降。3、分类: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泵等。4、选用:根据土的渗透

5、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设备及经济技术比较等具体条件参照下表选用:井点类别土层渗透系数(m/d)降低水位深度(m)单层轻型井点0.1-502/3-6多层轻型井点0.1-506-12由井点层数而定喷射井点0.1-28-20电渗井点<0.1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管井井点20-2003-5深井井点10-250>101、设备:井点管、滤管、集水总管、弯联管、抽水设备等。井点管:直径38mm或51mm、长5-7m的钢管,可整根或分节组成。其上端用弯联管与总管相连,下端与滤管用螺丝套头相接。集水总管:直径100-125mm的无缝钢管,每段长4m,其

6、上装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0.8m或1.2m。滤管:进水设备,通常采用长1.0-1.2m,直径38-51mm的无缝钢管,管壁钻有直径12-19mm的呈星棋状排列的滤孔。滤孔面积为滤管表面各的20-25%。埋设于含水层中。抽水设备:由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又叫集水箱)等组成。(一)轻型井点2、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等定。1)平面布置:单排线状井点布置:槽宽b<6m,水位降低值h≤5m,单排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一般不小于沟槽宽度。双排线状井点布置:槽宽b>6m,或土质不良,

7、渗透系数较大时。环状:面积较大的基坑,在四周转角处,井点管要适当加密。为便于挖土机械和运输车辆出入基坑,可不封闭呈U形布置。2)高程布置: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考虑设备水头损失后,不超过6m。井点管的埋设深度H(不包括滤管长)按下式计算:H≥H1+h+I*L式中,H1—井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m;h—基坑中心处基坑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一般为0.5-1.0m;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井点0.1,单排线状井点0.25。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单排井点中为井点管至基坑另一侧的水平距离)注意:当一级井点系统达不到降水深度时,可采用二

8、级井点,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所疏干的土,然后再在其底部设第二级井点。单排线状井点高程布置──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至基坑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