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

ID:57023755

大小:669.3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7-31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_第1页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_第2页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_第3页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_第4页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及算法详解.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激光相位法测距的原理激光相位测距中,把连续的激光进行幅度调制,调制光的光强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测定调制光往返过程中所经过的相位变化即可求出时间和距离。2N提升容器发射处发射处2xx图.1相位式激光测距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设发射处与反射处(提升容器)的距离为x,激光的速度为c,激光往返它们之间的时间为t,则有:2xtc设调制波频率为f,从发射到接收间的相位差为,则有:4fx2ft2N(2)c其中,N为完整周期波的个数,为不足周期波的余相位。因此可解出:cc2Ncx()(NN)(3)4f2f22f其中,Lc2f称为测尺

2、或刻度,N即是整尺数,N2为余尺。s根据测得的相位移的大小,可知道N余尺的大小。而整尺数N必须通过选择多个合适的测尺频率才能确定,测尺频率的选择是提升容器精确定位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尺测量方法测量正弦信号相移的方法都无法确定相位的整周期数,即不能确定出相位变化中2的整倍数N,而只能测量不足2的相位尾数,因此公式(2.3)中的N值无法确定,使该式产生多个解,距离D就不能确定。解决此缺陷的办法是选用一个较低的测尺频率f,使其测尺长度L稍大于该被测距离,这种状况下不会出现距离的多值解。但是由于ss测相系统的测相误差,会导致测距误差,并且选用的L越大则测距误差越大。因此

3、为了s得到较高的测距精度而使用较短的测尺长度,即较大的测尺频率f,系统的单值测定距s离就相应变小。为了解决长测程和高精度之间的矛盾,一般使用的解决办法是:当待测距离D大于基本测尺L(精测测尺)时,可再使用一个或几个辅助测尺L(又叫粗测测尺),然sbsl后将各个测尺测得的距离值组合起来得到单一的和精确的距离信息。由此可见,用一组测尺共同对距离D进行测量就可以解决距离的多值解,即用短尺保证精度,用长尺保证量程。这样就解决高精度和长测程的矛盾[4]。本系统选用10米作为精尺,1000米作为粗尺,带入公式即可求得精尺频率和粗尺频率:c精尺频率f15MHz(4)102L5c粗尺频率f

4、150kHz(5)10002L10008其中,光速c310m/s。8上面公式计算出的只是个大概的数值,实际上光速要小于310m/s,而且c还和实际的大气条件(比如矿井温湿度、气体成分、风速等)有关,因此,这些测尺频率需要进一步调整,具体的做法是在现场标定。混频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模拟相乘混频器混频是将信号频率由一个量值变换为另一个量值的过程。如图2.2所示,信号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分析如下:KXYMUSUUXZIULY图2.2模拟相乘混频器Fig.2Frequencymixer设输入信号分别为U(t)Ucos(t)和U(t)Ucos(t),经过模拟乘法ssm

5、ssllmll器相乘以后得:1UKUUcos()tzMsmlmslsl2(2.6)1KUUcos()tMsmlmslsl2由上式可以看出,经过模拟乘法器将两个信号相乘,就实现了两个信号的差频与和频,其中K为增益系数。通过带通滤波器或者低通滤波器后,即可得到差分输出:M1UKUUcos()tIMsmlmslsl2在相位法测距中使用混频精尺频率15MHz的正弦信号是中高频信号,对其进行测量是很困难的,这样就要求对信号波形做一定的变化,在保证相位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信号频率,使后级的模数转换器采样更容易。在本相位式测距系统中,设由

6、DDS发出的调制信号和APD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分别为U、U:12Ucos(t)(2.7)11Ucos(t)(2.8)22其中2f,f是精尺频率,其值为15MHz,此时两路信号的相位差是。12另外一个DDS发出的本振信号Ucos(t),其中2f,f为本振频率,其值313111为14.985MHz。将调制信号U与本振信号U混频:13UUcos(t)cos(t)131131(2.9)cos()tcos()t1131132使用低通滤波器保留其低频15kHz的正弦信号,得到:Ucos

7、()t(2.10)s113同理可得回波信号U与本振U混频后的信号:23Ucos()t(2.11)l123此时我们可以得到U与U的相位差:sl()()(2.12)132312由此可见,混频前后相位差不变,信号频率降低到了15kHz。同理,对于粗尺频率150kHz,引入的本振频率为135kHz,经过上述方法,同样可以在相位差不变的情况下将信号频率降低到15kHz。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相位测量方法相位法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