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

ID:57022988

大小:838.3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7-31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_第1页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_第2页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_第3页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_第4页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仿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uthor: Jackie Long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详解文氏电桥振荡电路(Wien bridge oscillator circuit),简称“文氏电桥”,是一种适于产生正弦波信号的振荡电路之一,此电路振荡稳定且输出波形良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也能够容易调节,因此应用场合较为广泛。如下图所示为基本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其中,R1、R2、C1、C2组成的RC串并网络将输出正反馈至同相输入端,R3、R4则将输出负反馈至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电路的行为取决于正负反馈那一边占优势(为便于分析,通常都假设R1=R2=R且C1=C

2、2=C,当然这并不是必须的)。可以将该电路看作对A点输入(即同相端电压)的同相放大器,因此该电路的放大倍数如下:ܴସ1൅ܴଷ可以证明,当放大倍数小于3时(即R4/R3=2),负反馈支路占优势,电路不起振;当放大倍数大于3时,正反馈支路占优势,电路开始起振并不是稳定的,振荡会不断增大,最终将导致运放饱和,输出的波形是削波失真的正弦波。只有当放大倍数恰好为3时,正负反馈处于平衡,振荡电路会持续稳定的工作,此时输出波形的频率公式如下所示:11݂଴ൌൌ2πඥRଵRଶCଵCଶ2ߨܴܥ也可以这样理解:电路刚上电时会包含频率丰富

3、的扰动成分,这些扰动频率都将会被放大3倍,随后再缩小3倍,依此循环,只有扰动成分的频率等于f0时,电路将一直不停地1Allrightsreserved,NOSpreadingwithoutAuthorizationAuthor: Jackie Long 振荡下去,也就是说,频率为f0的成分既不会因衰减而最终消失,也不会因一直不停放大而导致运放饱和而失真,相当于此时形成了一个平衡电桥。但是这个电路的实际应用几乎没有,因为它对器件的要求非常高,即R4/R3必须等于2(也就是放大倍数必须为3),只要有一点点的偏差,电路就

4、不可能稳定地振荡下去,因为元件不可能十分精确,就算可以做到,受到温度、老化等因素,电路也可会出现停振(放大倍数小于3)或失真(放大倍数大于3)的情况。我们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参数进行仿真:C2R12347kΩ10nFC1R210nF47kΩVCC12.0VVCC83U1A110R34210kΩLM358D4VEEVEE-12.0VR430kΩ当R4=100K时,放大倍数为11,输出波形如下图:当R4=30K时,放大倍数为4,输出波形如下图:2Allrightsreserved,NOSpreadingwithoutAut

5、horizationAuthor: Jackie Long 当R3=21K时,放大倍数为3.1倍,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当R3=20.1K时,放大倍数为3.01倍,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3Allrightsreserved,NOSpreadingwithoutAuthorizationAuthor: Jackie Long 注意纵轴单位为mV(毫伏),此时电路起振后不断地放大导致幅度增加(此图只是一部分),但由于放大倍数太小,因此达到大信号电平需要更长的时间。当R3=20K时,放大倍数为3倍,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注意纵

6、轴单位为pV(皮伏),放大倍数太小,一直都处在小信号状态,什么时候达到大信号状态也无从得知,因此这里就没图了,不好意思。当R3=15K时,放大倍数为2.5倍(负反馈占优势),如下图所示:4Allrightsreserved,NOSpreadingwithoutAuthorizationAuthor: Jackie Long 把局部放大后如下图所示,注意纵轴轴单位可以看到,电路的放大倍数越大,则电路越容易起振,但只要放大倍数超过3,则输出波形都将出现削波失真,如果放大倍数设置恰好为3,则仿真时间要等很久才会有结果。实

7、际用器件搭电路时,要做到放大倍数为3.00000XXXX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了让电路更容易应用于实践,我们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如下图所示:C2R2+uoR1C1OP‐R3R4D1R5D2我们的修改思路是这样:当电路开始振荡时保证放大倍数大于3,这样可以使得电路容易起振,而当电路的振荡幅度增大到某个程度时,将其放大倍数自动切换为小于3,这样就能限制振荡的最大幅度,从而避免振荡波波形出现削波失真。这里增加了R5、D1、D2,当振荡信号比较小时,二极管没有导通,因此R5、D1、D2支路相当于没有,因此放大倍数大于3

8、,而当振荡信号比较大时,二极管导通,相当于R5与R4并联,这样放大倍数就会小一些(合理设置R5的阻值,可以使其放大倍数小于3)。我们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参数进行仿真:5Allrightsreserved,NOSpreadingwithoutAuthorizationAuthor: Jackie Long C2R12347kΩ10nFC1R210nF47kΩVC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