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

ID:57019243

大小:359.0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31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_第1页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_第2页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_第3页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_第4页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一框架与媒介框架、新闻框架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世界及其意义的一种重构或者“建构”。框架理论的发展历程元传播:即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递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任何一种传播活动,同时都在传递着由三个元素构成的信息组合:感官刺激的符号、该符号的指代和区别性指代,传授双方相互约定的诠释规则。这一概念是人类学家G.贝

2、特森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一种关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论》中提出的。下一页传播活动,由三个元素构成的信息组合1.感官刺激的符号2.该符号的指代和区别性代指3.传授双方围绕该符号产生互动行为的规则返回出生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一个犹太家庭,硕士和博士阶段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习社会学。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从事了三年的研究工作。1958年起在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学系任教多年,1982年获选美国社会学会会长,同年去世。戈夫曼(1922——1982)框架的定义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社会学家戈夫曼的

3、《框架分析》一书。1974年,社会学家E.戈夫曼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明确的为框架做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双重含义:1、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2、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戈夫曼“框架”概念涉及的多重内涵转换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认知的重要凭据。理解与分析人们藉由框架来理解、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事件。沟通与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经由

4、框架的分享而实现,意味着框架也是交流传播的平台。框架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诞生了“媒介框架”,与“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媒介框架即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这概念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则称为新闻框架。如何理解新闻框架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符号体系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新闻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和反馈新闻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框架

5、效果二、关于新闻框架的实证研究报道内容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新闻框架的建构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框限”,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主要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第二层是“内在结构”,这里主要使用重组策略,即在入选的系统的联系与组合,由此建构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第一种机制:报道规模控制——框架建构的基本。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报道量和报道顺序的控制,来放大或者淡化某个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第二种机制:具体信息的呈现。具体信息的呈现行为主体——新闻事件的实施人、责任人或机构

6、身份认证——对当事人身份属性的提示和定性归类打包——归类于不同性质的范畴、帖附标签的过程引申泛化——对新闻事件的实质做一般意义上的阐释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框架效果: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和行为反应。这种影响就是框架效果。三、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引导着个人处理新的信息,为受众框架。受众框架具有多样性,应用不同的框架来解

7、读的结果,便会出现对新闻信息的“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妥协式解读”。新闻框架的四种功能提供问题意义阐释事件原因提供道德评价示意解决方案思考: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的关系?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的对比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方法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研究观点客观当事人的视角研究环境人工控制环境自然环境研究策略以假设演绎为主以归纳分析为主研究类型非体验式的调查研究体验式观察研究者与被排除二者互动接受二者互动研究者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