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

ID:57013751

大小:1.5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7-26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_第1页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_第2页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_第3页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_第4页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教材作者:王社良课件制作:黄炜、丁怡洁课件审查:李晓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主要内容:概述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T型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重点: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概述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概述1混凝土受弯构件应用举例结构中常用的梁、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矩形板空心板槽形板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概述2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单筋矩形梁双筋矩形梁T形梁T形梁I形梁环形梁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

2、面承载力4.2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1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示意在梁的纯弯段内,沿梁高布置测点,量测梁截面不同高度处的纵向应变。采用预贴电阻应变片或其它方法量测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从而得到荷载不断增加时钢筋的应力变化情况。在梁跨中的下部设置位移计,以量测梁跨中的挠度。应变测点百分表百分表位移计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2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2梁的挠度、纵筋拉应力、截面应变试验曲线梁跨中挠度实测图纵向钢筋应力实测图纵向应变沿梁截面高度分布实测图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2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3适筋梁正截面受力的三个阶段弹性阶段(Ⅰ阶段)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2正截面受弯性能的

3、试验研究3适筋梁正截面受力的三个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Ⅱ阶段)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2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3适筋梁正截面受力的三个阶段破坏阶段(Ⅲ阶段)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2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4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2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5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1)适筋破坏形态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后压坏,破坏前有明显预兆——裂缝、变形急剧发展,为“塑性破坏”。(2)超筋破坏形态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钢筋不屈服,破坏前没有明显预兆,为“脆性破坏”。钢筋的抗拉强度没有被充分利用。(3)少筋破坏形态构件一裂就坏,无

4、征兆,为“脆性破坏”。未能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1基本假定(1)截面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2)截面受拉区的拉力全部由钢筋负担,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平截面假定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1基本假定(3)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表达式为:当(上升段)时当(水平段)时式中(4)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理想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钢筋应力的绝对值不应大于其相应的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0.01。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2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等效原则:合力

5、大小C相等,形心位置yc一致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相对受压区高度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仅与材料性能有关,与截面尺寸无关。——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有屈服点的钢筋无屈服点的钢筋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4最小配筋率确定原则仅从承载力考虑:考虑到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离散性以及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影响等,最小配筋率的确定还需受到裂缝宽度限值等条件的控制。因此,的确定是一个涉及因素较多的复杂问题。《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于受弯的梁类构件对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

6、.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截面应力计算图形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适用条件防止发生超筋破坏防止发生少筋破坏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截面复核已知:、、、、、、求:未知数:、基本公式:(1)当且时,用基本公式直接计算;(2)当时,说明是超筋梁,取,;(3)当时,说明是少筋梁,分别按素混凝土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取小值。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截面设计已知:、、、、、求:未知数:、。基本公式:(3)当时,用基本公式直接计算;(2)当时,说明是超筋梁,改用双筋梁或增大截面尺

7、寸重新计算;(4)如果,说明是少筋梁,取。(1),截面设计的两种方法1、基本公式法第1步:求受压区高度x;(利用湾矩平衡方程)第2步:进行超筋验算,并计算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通过比较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大小)当时,说明梁截面尺寸过小,应调整.当时,不超筋,接下来求解AS;第3步:进行少筋验算;当时,说明梁截面尺寸过大,应调整;当时,不少筋,接下来可以确定配筋方案。第4步: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