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07989
大小:1.7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7-26
《海洋荒漠化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海洋荒漠化了,又会怎么样呢?水对于大海来说,就像陆地上的空气一般,是无所不在、不可计量的。无论如何,海洋也不可能与荒漠化关联到一起。然而,由于人类对海洋无限制的索取,导致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相连,生成新的环境危机——海洋荒漠化。海洋荒漠化08地本周冰倩也称为海洋沙漠化,是指在人为作用下海洋(及沿海地区)生产力的衰退过程,即海洋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海洋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海洋的污染物的大幅度增加。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由于漏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阻碍潜热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
2、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同时,由于水份蒸发受阻,海面上的空气也变得干燥,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效应”。概念:在现代社会,海上能源运输十分频繁,时常有油轮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漏油事故。大型油轮的装载量高达十几万吨,一旦发生意外往往能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有人估计,由于各种原因,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总量达到200-1000万吨。大面积且长期的海上石油污染,往往引起周围地区的连锁气候异常变化。人类以各种方式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石油,并使海洋表面漂浮一层很厚的油层所产生的。该油
3、层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自己本身强烈增温,抑制氧气的溶解和海水的蒸发,阻止上下层海水之间热量的交换,导致了海洋上的油层表面象沙漠一样炎热而干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海洋沙漠化效应。成因:海洋沙漠化,可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沿岸地区地区气候变得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危害:国外:死海(dyingsea)—面积萎缩严重国内:渤海—从“鱼虾摇篮”走向海洋荒漠化事例:自古以来,渤海就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素有“鱼
4、虾摇篮”美誉。但近年来渤海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渔业资源衰退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资料表明,渤海水环境遭受污染的面积, 1992年不足26%,2002年达到41.3%,产卵场受污染面积几乎达到100%。监测结果表明:渤海水域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等。其中无机氮在渤海各湾都超标;石油类在渤海湾和辽东湾超标严重,超标率分别为83.8%和26.7%。渤海沿岸一些海域,海底淤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竟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2000倍。近年来,渤海渔业生物品种明显减少,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量大幅下降,并呈低龄化、小
5、型化趋势,幼鱼占捕捞总量的60%以上。多年来,小黄鱼、带鱼形不成渔汛,鲳鱼和鲐鱼也岌岌可危。对虾是渤海的一大特产,上世纪70年代年产量约2万吨,最高年份3.4万吨,近几年产量降至千余吨。人工鱼礁是指人们有目的地在海里设置的构造物。它的作用主要有:一是能有效阻止违规的底拖网作业,为鱼类生长建设一个良好安全的“生活小区”;二是可以有效地保护鱼类幼体,提高成活率,有助于资源成倍或数十倍增长;三是投放人工鱼礁后,海藻可在礁区生长繁殖,起到净化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大的就是海底荒漠化,平秃的海底无
6、法为海洋生物繁殖提供足够的栖息条件。人工鱼礁建设是一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它能改善近海水域生态环境,为稚鱼以及鱼类提供栖息、索饵和产卵场所,增殖并保护渔业资源。因此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底森林”,为海洋生物提供庇护、栖息、索饵及产卵场所,使渔业生物资源得到较好修复。人工鱼礁为海洋荒漠化种下希望国外国内现状:美国1976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共沉放50万艘轮船入海作为人工鱼礁。据1983年的统计,美国沿海各地敷设人工鱼礁共有1200处,参加游钓活动人数达540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4,使用的游钓
7、船只达1100万艘,钓捕鱼类产量约140万吨,占全美渔业总产量的35%。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就开始利用废旧船作为人工鱼礁。1976~1981年的五年间设置人工鱼礁3086多座,体积3255万立方米,近几年来,日本每年投入沿海人工鱼礁建设资金为600亿日元。我国大陆沿海的人工鱼礁建设事业开始于七十年代末。2002年,广东沿海12个市已完成人工鱼礁建设规划工作,部分市已开始投放或开始向社会发布人工鱼礁工程招标。目前,浙江、江苏、福建、海南等省区,都在启动人工鱼礁的规划和建设。人工鱼礁整体效果图我们期待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