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

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

ID:57006415

大小:1.82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7-26

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_第1页
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_第2页
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_第3页
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_第4页
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苏轼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制作者:(中文0703班)王丽飞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兄弟情谊深厚,当时苏轼41岁,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和他弟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时值中秋苏轼作词怀之。写作背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宋胡寅曾说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

2、,超然乎尘垢之外”(《向芗林<酒边集>后序》),指出了苏轼词风所创造的一种新的美学风范。陆游说苏词:“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李清照则认为苏词“往往不协音律”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配乐朗诵)基本

3、字词:给红色的字注音:宫阙朱阁无眠玉宇绮户婵娟()区分于“阕”字()()()()()quèyǔmiángéqǐchán区分宫阙之“阙”与上下阕之“阕”阙:音què。本义指古代宫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引申为帝王的住所。阕:一音què。本义是止息,引申为完了、终了之义,如上下阕指的就是一段词的完了。另一音为quē,同“缺”,缺乏,过失之义。咬文嚼字注释:1.水调歌头: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2.丙辰:熙宁九年(1076)。3. 子由:苏轼弟,名辙,字子

4、由。4.绮户:雕花的门窗。5.婵娟:美女。此处指月里嫦娥,用以代指月亮月色美好。课文赏析朗读提示: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示例(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重读)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重读)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音生)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重读)人间!课文赏析下片:请同学们自己感悟朗诵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重读)时圆?人有(重读)/悲欢离合,月

5、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重读)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文赏析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问----猜----欲----恐(明月清辉逼人,美酒香醇醉人,东坡不禁奇想联翩)起舞----何似在人间?(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恐不胜寒,人间温暖亲切,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课文赏析下阕: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照无眠(思亲之情,不能自已。)----何事长向别时圆?(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古难全(旷达洒脱自我排解)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寄寓与祝愿)据课文注释,发挥想像,再现这首词所描述的意境:音乐欣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综合提升: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

7、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语句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综合提升:古人咏月知识拓展“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影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西。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作业:1、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运用你的想象,试根据这首词写一篇表现作者内心感情变化的散文。谢谢,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