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

ID:57002938

大小:46.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26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_第1页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_第2页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_第3页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_第4页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沈大安课改的理念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现实的遗憾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一、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什么是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

2、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课堂教学“生成”的可能性学生是生命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学生由于个人经验、认识方式的不同,会对教材以及教材所反映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在理解和解释上发生差异。这种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和形势相比,教材和教学设计往往有滞后性。当课堂充分开放,接纳学生对时代发展和

3、自然、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时,课堂就具有极大的生成空间。为什么课堂缺少“生成”?教学是以知识为本,还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价值观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还是鲜活的生命体?——学生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本本”,还是学生实际?——认识论二、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课堂教学有一些“关节点”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具有规定性,应当是基本确定的;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变数较大。课堂教学有一些“关节点”。把握这些“关节点”,生成的可能性很大。反之,与这些生成点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课堂教学的生成点1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提倡质疑问难2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3在对

4、教学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4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5在创造性活动中生成6在适度拓展中生成一个课堂教学生成的案例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你用什么办法证明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问题的关键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文本、教学环境以及教师和同学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上生成的教育资源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不同,有的还可能有负面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课堂“生成”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

5、默化地渗透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像,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三、为生成而预设走向生成的教学预设1从单一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板块式程序。2从“西洋画”走向“中国画”,讲究“留白”的艺术,留下生成的空间。3从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走向重教学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研究。一个为生成而预设的案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四、问题讨论1预定的教学目标未达成怎么办?有的课知识能力目标没有达成,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有所超越。怎么

6、看待这样的课?教学具有连续性。这节课未达成的教学目标是否允许在后续的课中继续达成?预设好的教学目标是不是不能变动?2怎样看待课堂教学效率?现代社会讲究效率,无疑具有积极进步意义。但效率最终要为人的需要、进步和发展服务。离开了人的需求和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片面的效率和速度有可能异化为摧残人性、扼杀生命的工具。课堂教学效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那种置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绪于不顾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3生成的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备课可以粗放还是需要更加精细?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让教师措手不

7、及难于招架怎么办?谢谢各位欢迎指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