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

ID:56980675

大小:63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25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_第1页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_第2页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_第3页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_第4页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提要:*DNA双螺旋的确定及遗传分子机理的揭示限制性内切酶等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质粒的发现及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诞生的三大理论基础。*基因及基因组,后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是基因工程进步的核心问题。熟记英文名次30个,获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14项。重点:*DNA双螺旋的确定及遗传分子机理的揭示*序列假设与遗传密码﹡中心法则及其扩展*基因与常见基因种类*真核与原核基因组比较*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在遗传工程中的应用*相关主题: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DNA双螺旋要点、基因与基因组学。3.1

2、遗传及遗传的分子机理3.1.1遗传的概念亲代将遗传性状准确地传给子代,从而保证生命在世代间的连续性称遗传即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儿子象父母3.1.2遗传的机理3.1.2.1Gregor.Mendel(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经7年(1857-1864)的豌豆杂交实验,1865年提出遗传的两条规律:※统一性规律与遗传因子学说*生物的每一性状均由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可代代相传*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双成对的,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开,单独存在,有些遗传因子以显性(dominant)形式存在,即能在任何一

3、个杂交后代的以表达;而有些因子呈隐性(recessive),只有父母同时存在这一因子时才可能表达。*当两种不同植物杂交时,下一代可能与亲本之一完全相同称统一规律。※分离规律将不同品种杂交的F1再进行杂交或自交时,下一代按比例发生分离:一对形状F2出现两种类型且比例为3﹕1两性形状F2出现四种类型比例为9﹕3﹕3﹕1到1884年Mendle逝世,欧美各国科学家几乎无人理睬他的巨大贡献。直到1900年,这些规律被H.Devries、C.Correns和Tscherman三人重新发现才确立了蒙德尔经典遗传学奠基人的位置,

4、并得到了普遍应用。3.1.2.2Morgan(摩尔根)的基因学说美国遗传学家Morgan和他的助手自1910年发现第一个白眼突变果蝇后,一直致力于果蝇突变体的寻找和正常果蝇与突变体果蝇杂交实验1926年发表了“基因论”,主要观点:※物种必须由某些独立的要素组成,这独立的要素称为“遗传因子”或“基因”(Gene).※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Morgan第一次将代表特定性状的基因与染色体联系起来※总结了连锁规律1933年,Margan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3.1.2.3DNA是遗传物质(转化、转导实验)Morga

5、n把基因同染色体联系起来,但染色体上是何物质决定遗传?最初认为是蛋白质,但现在证明是DNA—这经历了漫长的科学探索。※1868年(同孟得尔杂交实验同期)瑞士生物化学家Johan。Friedrich。Miesher(J.F.米歇尔)在德国提宾根(Tubingen)的Hoppo-Seyler实验室发现了细胞核中存在一种含磷很多的酸性物质,称核素(NucleicAcid)。但由于提取大分子核酸技术尚未突破,研究进展缓慢。核酸一经发现,不少人提出它与遗传有关系。※1923年Feulgen用组织化学法证明DNA存在于核中,人

6、们推测DNA是遗传物质。※转化实验—最直接的证据之一1928年,Griffith(格利菲思)发现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S型:表面光滑,有荚膜多糖可致病R型;表面粗糙,无假膜多糖非致病死的S型菌体+活的R型菌体→小鼠死亡(鼠体内发现S菌体)。1944年,C.M.Avery(诶弗里)的转化实验:图3—1转化实验证明DNA是细胞的转化因子,即决定致病的遗传物质。※转导实验—最直接的证据之二1952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A.D.Hershey(赫什)用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如图:P32S35P32DNA、蛋白合成组

7、装裂解和释放注入吸附实验说明只有噬菌体DNA进入细菌即可合成与原来噬菌体相同的后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1.2.4DNA双螺旋的确立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拉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遗传物质应具有的四个特征◆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自我复制,将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表达遗传信息变成遗传性状。◆具有变异的结构基础,保证生物的进化。DNA是遗传物质,如何行使上述功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研究DNA的分子结构。★DNA一级结构的研究*核酸组成:德国科学家A.Kossel用核酸水解实验证明了核酸的组成成分是A.G.

8、C.T四种脱氧核苷酸,并研究了硷基、核苷、核苷酸的结构性质。这些发现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成就,他为此获得了1910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2*核酸一级结构的连接键:1952-1955年英国科学家A.R.Tood(A.R托德)确定了一级结构的连接键是3,5—磷酸二酯键。195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3Chargaff定律:他是1950-1953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科学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