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

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

ID:569679

大小:14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08-23

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_第1页
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_第2页
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_第3页
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_第4页
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度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四川省金川县木迪地区铌钽矿预查项目招标文件项目编号:201304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二○一三年四月15目录第一部分项目概要1一、项目概况1二、自然地理条件和以往地质工作简况1三、地质及矿产特征简况2四、技术质量要求3五、预期成果3第二部分投标须知4一、投标书及有关要求4二、招标文件的解释4三、招标文件的补充4四、投标书的密封和标记4五、投标书的修改和撤回4六、开标程序5七、评标程序及办法5八、中标人的确定及中标通知7九、其他7附件1.投标书格式8第1章前言101.1项目概况101.2目的任务101.3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10第2章以往

2、地质工作102.1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情况102.2以往矿产勘查工作102.3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10第3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103.1区域地质背景113.2区域成矿地质条件113.3工作区地质特征113.4工作区矿产地质特征11第4章工作部署114.1工作部署原则114.2总体工作部署114.2年度工作安排124.3实物工作量12第5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质量要求125.1测量工作125.2地质填图125.3槽井探工作125.4钻探工作125.5坑探工程125.6物、化探工作12155.7取样化验工作135.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135.9编录、室内

3、整理工作13第6章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136.1组织管理136.2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136.3质量保障措施136.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13第7章预期成果13附件2.投标书封套正面封面1515第一部分项目概要一、项目概况1、工作性质:矿产预查(新开)2、主要勘查矿种:铌、钽3、工作范围:勘查区由1—4号拐点圈闭,拐点坐标见下表。东西宽约3.1km,南北长约6.4km,面积约19.50km2(见附图)。勘查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1980西安坐标经度纬度1101°37′00″31°41′00″2101°39′00″31°41′00″3101°39′00″31°37′30″41

4、01°37′00″31°37′30″二、自然地理条件和以往地质工作简况预查区位于金川县城西北285°方位,直距约43km处。行政区划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洲金川县太阳河、毛日乡管辖。近年来,金川县乡乡通公路,通信和互联网基本覆盖,野外勘查工作条件较好。预查区地处大雪山山脉北延部分,海拔3900m~4900m,相对高差1000m左右,地势整体为南西高北东低,属深切割高山区,沟谷呈“V”字形地貌形态。预查区为原始森林区,植被覆盖率90%以上。区内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2℃,年平均降雨量700mm~800mm,冬长夏短。当地居民为藏汉杂居,以藏族为主。该区于上世纪

5、五十年代发现了可尔因锂铍、铌钽稀有金属矿田,相继开展过一系列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积累了较丰富的成果资料,特别是以四川省马尔康县可尔因花岗伟晶岩地区锂、铍、铌钽稀有金属矿预查为代表的勘查本次勘查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和找矿方向。勘查区地处可尔因锂矿成矿带中南部,周边分布多个大中型已查明矿产地(李家沟、党坝、地拉秋等),已有成果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15三、地质及矿产特征简况预查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主体的马尔康被动陆缘推覆带,广泛出露三叠系地层,三叠系为变质作用形成的浅变质岩系,岩浆活动表现为印支期花岗岩围绕燕山期花岗岩分布的特征。1、地层(1)三叠系中统杂谷脑

6、组(T2z):按照岩性组合、沉积旋回分为二段,本区仅见其上段地层。杂谷脑组下段(T2z1):上部以碎屑岩为主,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细砂岩、粉砂岩与板岩呈不等厚互层,夹少量薄层—透镜状微晶灰岩;下部以碳酸盐岩石为主,为微晶灰岩与变质长石石英细砂岩、绢云板岩互层。杂谷脑组上段(T2z2):主要为浅海陆棚碎屑沉积,具浊流沉积和少量机械沉积的特点。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细粒变质含钙长石石英砂岩,少量为薄层及厚—块层,含岩屑长石石英细砂岩、杂砂岩、夹少量变质钙质粉砂岩、砂质绢云板岩。(2)三叠系上统侏倭组(T3zh):岩性以变质砂岩为主,与板岩呈不等厚韵律互层。下部变

7、质砂岩以厚层—中层为主,夹变质粉砂岩、砂质板岩及少量泥质板岩;上部变质砂岩以薄层为主,部分夹中—厚层变质砂岩,并与变质粉砂岩、粉砂岩、泥质板岩呈不等厚互层,局部可见粉砂岩、泥质板岩成段出现。2、构造区内的构造主要形成于印支末期的褶皱造山运动,其次为燕山期构造运动。其中印支期主要构造行迹有北西西向构造、北西向构造、东西向构造、弧形构造、北东向构造等,燕山期主要构造行迹为北东向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预查区内主要构造形迹为上寨倒转复背斜,背斜轴向以北西为主,西段核部地层分别为杂谷脑组下段板岩、千枚岩夹砂岩,上段厚层至块状变质砂岩,北翼岩层倾向北东或北北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