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

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

ID:56958247

大小:9.84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7-21

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_第1页
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_第2页
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_第3页
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_第4页
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机第四章(交流机一般部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本章讨论交流电机中共同的理论,研究交流绕组的联结规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交流绕组通过电流时所产生的磁势。§4.1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绕组构成电机的电路部分,是电机的重要部件。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基本相同,这些原则是:1、合成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要接近于正弦形,且幅值要大;2、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动势和磁动势要对称(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20º电角度),电阻电抗要平衡;3、绕组的铜耗小,用铜量少;4、绕组绝缘要可靠,机械强度,散热条件要好,制造方便。ACBYAZX交流绕组从相数分有单相和多相绕组;从槽内层数分有单层和双层绕组;

2、按每极下槽数分可分为整数槽和分数槽绕组;按绕法分有叠绕组和波绕组。本章重点介绍三相双层整数槽绕组。§4.2三相双层绕组双层绕组是指每槽中放置上、下两个线圈边,双层绕组优点:1、可以选择最有利的节距,并同时采用分布绕组,以改善电动势和磁动势波形。3、端部形状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和增强机械强度2、所有线圈具有同样大的尺寸,便于制造。Q——总槽数m——相数P——极对数一、槽电动势星型图和相带划分1、电角度在电机理论中需把机械角度化为电角度,电角度是机械角度乘以极对数P。1.名词2、每极每相槽数用槽数表示:4、极距3、槽距角(用电角度表示)用长度单位表示:D——电枢圆周半径5、槽电动势星型图

3、槽中导体电势向量图。例:槽数Q=36极数2P=4相数m=3则:每极下每相占三个槽。6、相带每极下每相所占区域称为相带。如图:叠绕组优点:短距时端部可以节省用铜量,缺点是最后几圈线圈的嵌线比较困难,极间连线较长。叠绕组主要应用于电压、电流不太大的中、小型交流电机定子绕组中。叠绕组:是指绕组嵌线时,相邻的两个串联线圈中,后一个线圈紧叠在前一个线圈上。二、叠绕组叠绕组和波绕组线圈在叠绕组中,每一个极相组内部的线圈是依次串联的,不同磁极下的各个极相组之间按需要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对于双层绕组而言,相邻的极相组A和极相组B应反向联接,即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同时各极相组之间还可并联,或串联后

4、并联(依电机对支路数要求而定)双层叠绕组最多并联支路数等于2P。§4.3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在正弦交变磁场作用下,绕组中会感应交流电势。线圈又是由两个有效边和端接部分组成的,极相绕组又是由q个线圈串联而成的,相绕组是由极相绕组串并联而成的,所以分析相绕组电动势顺序是:导体的感应电动势——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极相组的感应电动势——相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一、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图4-7气隙磁场正弦分布时导体内的感应电动势a)两极交流发电机b)主极磁场在空间的分布c)导体中感应电动势波形1.电动势的波形.设主磁场在气隙中正弦分布:导体感应电势为:——导体的有效长度;——导体“切割”主极

5、磁场速度——导体感应电势有效值在磁场正弦分布、主极转速恒定的情况下,定子导体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4-7c)所示。2、正弦电动势频率工业用标准为50Hz,所以转速和极对数乘积应为60f=3000。当p=1时=3000转/分,p=2时=1500转/分,称此转速为同步转速,3、导体电动势有效值代入上式:二、整距线圈的电动势整距线圈的节距,所以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在N极下什么位置另一有效边就在S极下的对应位置,两个有效边的电动势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就一匝而言,匝电动势应等于两有效边电动势和之差。所以单匝线圈电动势的有效值应为:E1/E1//若线圈有匝,则线圈电动势为:三、

6、短距线圈的电动势、节距因数当时,线圈为短距线圈,节距为,如图4-8c所示。如线圈为单匝两根导体中的电动势在时间相位上相差角,则单匝线圈的电动势应为:E1/-E1//E1//EC1由图可知,单匝短距线圈的电动势有效值为:称为线圈的基波节距因数。若线圈为匝,则有效值为:四、分布绕组的电动势、分布因数和绕组因数每极下属于同一相的线圈有个,个线圈串联组成一个相组,相串联的个线圈的电动势有效值均相等且为,但各电动势之间互差角(为槽距角),极相数的合成电动势应为这q线圈电动势相量的相量和,如图4-10所示。O为线圈电动势相量所组成的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圆心,圆半径为R。由图可见:由图可知:将R代入上

7、式:是q个线圈的合成电动势的代数和。称为绕组的基波分布因数。所以极相组的电动势:——绕组的基波绕组因数是既考虑短距,又考虑分布时,整个绕组合成电动势所须打的折扣。五、相电动势和线电动势整个电机共有2p个极,这些极下属于同一相的极相组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视设计需要而定,组成一定的并联支路。设一相绕组的总串联匝数为N,则一相的电动势应为对于双层绕组:对于单层绕组:s——每槽匝数§4.4感应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一、高次谐波感应电势实际电机气隙不一定是正弦分布,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