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培训教材课件.ppt

MSA培训教材课件.ppt

ID:56948349

大小:683.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20-07-21

MSA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1页
MSA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2页
MSA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3页
MSA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4页
MSA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MSA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师:马利测量系统分析(MSA)南晟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1WorldClassQualityPtyLtd-1999年9月顾问师简介马利:南晟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师,RAB&QSA国际主任审核员,CNAT国家高级审核员,中山大学MBA。曾先后担任过深圳连展科技品保处长、富士康企业集团品保系统主管/高级培训讲师。长期致力于ISO9000/ISO14000/QC080000/ISO/TS16949国际标准化体系推行及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管理、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管理改善、精益生产等专案辅导。曾辅导过的知名企业有:日本SONY、步步高集团、欧姆龙电子、台达集团、

2、龙滕科技、日立科技、LG电子等。2课程目标到本课程结束时,学员应能:---理解MSA在控制和改进过程中的重要性---具备开展测量系统分析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建立测量系统可测量指标和接受准则,从而作出专业的、客观的评价3课程目录第一章:MSA与ISO/TS16949关系第二章:测量系统简介第三章:测量系统统计特征第四章: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第五章:偏倚、线性和稳定性4第一章MSA与ISO/TS16949关系5ISO/TS16949:2002与MSA要求条文(7.6.1)●为分析当前的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应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所有的分

3、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与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一致。(如:偏倚、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研究。)如经顾客批准,也可采用其它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6ISO/TS16949:2002与MSA解释:对控制计划中列入的测量系统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测量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与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一致经顾客批准,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及接受准则对新的或改进的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应参考MSA手册进行变差研究。MSA为APQP手册中“产品/过程确认”阶段的输出之一7第二章测量系统简介8测量系统简介一、基于事实作决策:事实=数据+信息二、数据—反映产品和过程满足规定要求真实值≠测量值9测量系统简介三、测量值有变差总变差(

4、TV)=过程变差(MPV)+测量变差(MSV)10测量系统简介四、测量的定义:将一个未知量与已知的基准值进行的比较11什么是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12•处于统计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变异应小于公差带第三章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13测量系统分析(MSA)变差的类型:量具重复性量具再现性偏倚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R&R)14量具重复性的定义:由同一操作人员,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重复性(EV)=设备的变差第四章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15量具再现性的定义由不

5、同操作人员使用同一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之间的变差。再现性(AV)=操作员变差16量具双性:(R&R)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的首字母缩写。反映测量系统变差的分布宽度或范围。17量具双性研究的三种类型:计量型-小样法(极差法)计量型-大样法(均值和极差法)计数型量具研究18平均范围==(2+1+1+2+1)/5=7/5=1.4量具误差=5.15*/d=5.15/1.19*=4.33*=4.33*1.4=6.1%GageR&R=量具误差GageError/允差Tolerance=6.1/20*100%=30.5%快速GR&R(极差法/短期模式)d常数表允差Tolerance

6、=20=最大值-最小值RRRRR19短期模式练习Averagerange=R=(++++)/____=_____/___GageError=5.15/d*R=5.15/______*R=_____*R=____*____=_____%GageR&R=GageError/Tolerance=_____/_____*100%)=______%Specrange=185-21520测量系统分析计量型-大样法(均值和极差法)第一步在下表中记录所有的初始信息。21测量系统分析计量型-大样法(极差法)第二步选择2个或3个操作员并让每个操作员随机测量10个零件2或3次-并将结果填入表中。22测量系统分析

7、计量型-大样法(极差法)第三步计算极差和均值,如:23测量系统分析计量型-大样法(极差法)第四步计算均值的平均值,然后确定最大差值并确定平均极差的平均值,如:平均极差的平均值24测量系统分析第五步计算UCLR并放弃其值大于UCLR的读数。既然已没有大于3.70的值,那么继续进行。计量型-大样法(极差法)25测量系统分析计量型-大样法(极差法)第六步用以下公式计算设备变差:重复性设备变差(EV)26测量系统分析计量型-大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