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

ID:56923923

大小:33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24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1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2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3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4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λ与Re的关系曲线。3.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4.学会倒U形压差计和涡轮流量计的使用方法。5.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二、基本原理流体通过由直管、管件(如三通和弯头等)和阀门等组成的管路系统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应力的存在,要损失一定的机械能。流体流经直管时所造成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流体通过管件、阀门时因流体运动

2、方向和速度大小改变所引起的机械能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1.直管阻力摩擦系数λ的测定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为:即,式中:λ—直管阻力摩擦系数,无因次;d—直管内径,m;—流体流经l米直管的压力降,Pa;hf—单位质量流体流经l米直管的机械能损失,J/kg;ρ—流体密度,kg/m3;l—直管长度,m;u—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流速,m/s。滞流(层流)时,式中:Re—雷诺准数,无因次;μ—流体粘度,kg/(m·s)。湍流时λ是雷诺准数Re和相对粗糙度(ε/d)的函数,须由实验确定。由式(2)可知,欲测定

3、λ,需确定l、d,测定、u、ρ、μ等参数。l、d为装置参数(装置参数表格中给出),ρ、μ通过测定流体温度,再查有关手册而得,u通过测定流体流量,再由管径计算得到。例如本装置采用涡轮流量计测流量V(m3/h)。可用U型管、倒置U型管、测压直管等液柱压差计测定,或采用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显示。根据实验装置结构参数l、d,指示液密度,流体温度(查流体物性ρ、μ),及实验时测定的流量V、压差,通过式(5)、(6)或(7)、(4)和式(2)求取Re和λ,再将Re和λ标绘在双对数坐标图上。2.局部阻力系数ξ的测定局部阻力损失通

4、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1)当量长度法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造成的机械能损失看作与某一长度为的同直径的管道所产生的机械能损失相当,此折合的管道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表示。这样,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在管路计算时可将管路中的直管长度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则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总机械能损失为:(2)阻力系数法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时的机械能损失表示为流体在小管径内流动时平均动能的某一倍数,局部阻力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阻力系数法。即:式中:ξ—局部阻力系数,

5、无因次;—局部阻力压强降,Pa;(本装置中,所测得的压降应扣除两测压口间直管段的压降,直管段的压降由直管阻力实验结果求取。)ρ—流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1m/s2;本实验采用阻力系数法表示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损失。三、实验装置与流程3.1装置图图1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1-离心泵;2-进口压力变送器;3-铂热电阻(测量水温);4-出口压力变送器;5-电气仪表控制箱;6-均压环;7-粗糙管;8-光滑管(离心泵实验中充当离心泵管路);9-局部阻力管;10-管路选择球阀;11-涡轮流量计;12-局部阻力管

6、上的闸阀;13-电动调节阀;14-差压变送器;15-水箱1.装置参数四、实验步骤1.泵启动:首先对水箱进行灌水,然后关闭出口阀,打开总电源和仪表开关,启动水泵,待电机转动平稳后,把出口阀缓缓开到最大。2.实验管路选择:选择实验管路,把对应的进口阀打开,并在出口阀最大开度下,保持全流量流动5-10min。3.流量调节:通过离心泵变频器调节管路流量,让流量从1到4m3/h范围内变化,建议每次实验变化0.5m3/h左右。每次改变流量,待流动达到稳定后,记下对应的压差值;自控状态,流量控制界面设定流量值或设定电动调节阀开度

7、,待流量稳定记录相关数据即可。4.计算:装置确定时,根据PΔ和u的实验测定值,可计算λ和ξ,在等温条件下,雷诺数,其中A为常数,因此只要调节管路流量,即可得到一系列λ~Re的实验点,从而绘出λ~Re曲线。5.实验结束:关闭出口阀,关闭水泵和仪表电源,清理装置。五、实验数据处理5.1原始数据记录阻力测试光滑管流量Qm3/h压力降KPa流体温度11.000.2938.721.500.6838.632.001.2138.242.501.8338.253.002.5738.163.503.4238.174.004.3838

8、.1粗糙管流量Qm3/h压力降KPa流体温度11.000.5538.121.501.2738.132.002.2737.942.503.5437.953.005.1337.763.506.9837.774.009.1137.6局部阻力管流量Qm3/h压力降KPa流体温度11.000.4037.421.500.9237.232.001.6237.242.5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