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

ID:56919346

大小:156.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7-24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_第1页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_第2页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_第3页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_第4页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1、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2、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这段话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答案: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对比(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3)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答案: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本体(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说理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

4、D.类比论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分为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三种,其中比较法又分为对比法和类比法。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论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先摆事实,后求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先假说,后求证,这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4、阅读

5、《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请回答:A.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比喻、设问。B.这段话是谁所问?他为什么要以“战喻”?答案:孟子所问。因为“王好战”所以就“请以战喻”。C.这段话中“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有何作用?答案:这里用“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是为了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是或多或少罢了。《秋水》练习题1、阅读《秋水》的段落,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

6、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1)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2)描写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3)从本段中引申出一个怎样的成语?(4)这段话中“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案:(1)由于河伯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意识到自己的渺小。(2)说明的道理: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永远不能骄傲自满,必须不断上进。(3)望洋兴叹。(4)“美”主要指“水大”。2、阅读《秋水》的段落,回答问题

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什么叫“曲士”?(3)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这段话用了何种性质的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1)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2)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的人。(3)比喻和排比。(4)事实论据,类比论证方法。3、阅读《秋水》的段落,回答问题。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壘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

8、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从这段文字看,庄子的散文在运用比喻的时候有什么显著的特点?答案:(1)说明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2)类比法和对比法。(3)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1、阅读题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