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doc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doc

ID:56896077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2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doc_第1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doc_第2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doc_第3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三、方法点拨:1.估量物体长度和实际测量时,要统一长度单位。2.尺是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3.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应该把尺的边和物体的边靠近平行摆放而且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4、估

2、测意识很重要,且要坚持下去。四、具体教学建议:1、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例如:1厘米可借助手指、图钉;1米可把手臂伸开。(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例如测量教室的桌椅、黑板,身高等。还可以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3)培养

3、估测意识,需要长期训练。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是没什么标准的猜,慢慢的进一步比较估测与实际距离所得的区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2、认识线段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线段是有端点的,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它有“直”的特点,所以要沿直尺的边,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来量或画线段。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

4、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例如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既可以从0刻度画到3刻度,也可以从3刻度画到6刻度。但相比较下是对齐0刻度比较方便。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重点单元)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5.加减法估算二、教学目标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

5、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三、方法点拨:1.笔算进位加法时,十位要记住加进位数;笔算退位减法时,十位要记住减退位1。可以在竖式上作记号,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4.体现算法多样化。(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也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5.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

6、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具体教学建议1.两位数加两位数,例1、例2,主要解决竖式的对位问题。(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除了书上提出的合乘问题,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

7、对位。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计算顺序从十位算起或从个位算起都可以,教师不必强行一定要从个位算起。2、进位加:例3,主要解决竖式的计算顺序和进位问题。(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要使用小棒演示过程。(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如果学生从十位加起就会碰到困难,进位“1”不知如何处理。要提醒学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加小1.3、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音儿歌:笔算加法

8、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1。4.两位数减两位数,例1:不退位减,主要解决竖式的对位问题。(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也可以换成北京奥运的奖牌数据,学生更加感兴趣。 (2)多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