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

ID:56895625

大小:4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2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_第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_第2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_第3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_第4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全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主讲稿 全册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主讲稿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教学内容是:1、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2、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即乘加乘减)解决问题。(例3及相应的练习)单元情境图是一个比较大的活动场景,包括了单元内的各个例题的主题图。其中小朋友看“木偶戏”即是例[1],玩丢沙包的场景是配合走掉的几个小朋友的:“我们去丢沙包吧!”;例[2]是小女生说的:“我要去买面包”衍生出来的;“跷跷板乐园”是教材中的例[3]。二、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

2、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1、小括号的使用。2、综合算式的应用。三、编排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问题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征,在本单元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例[1]是小朋友在看“木偶戏”,可以用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例[2]通过小朋友“买面包”,发现可以用连减或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来解决;而例[3]的“跷跷板乐园”则可以用乘加或乘减来解决问题。包括课后的练习题,无一不是配合了生活情境让

3、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1)主题图提供的活动情景,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例[3],教材中是4人一组进行计算:图中一共有3组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在旁边的小朋友还有7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同样的问题,学生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观察:图中的小朋友一共有4组,(玩跷跷板的有3组,又跑来的有1组),每组有4人,在旁边看的还有3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这样理解:在玩跷跷板的小朋友有6个2,(6组,每组2人)旁边还有7个小朋友,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等等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说清图意,能够比较清晰地表述思考过程,并

4、提出问题,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2)对于每一个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   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无论在例题,还是在练习题中都得到了体现。如例[2]的问题:还剩多少个?教材提供了三种解决的方法。   ①54-8=46(个)   46-22=24(个)②8+22=30(个)   54-30=24(个)③54-(8+22)=24(个)④还可以这样解决:54-22=32(个)   32-8=24(个)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并不表示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每一种方法,学生只要对其中的一种方法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即达到教学目标。四、解读教材1、学生的起点解决问题对

5、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早在第一册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单独安排了几课时的“用数学”(金色的秋天与美丽的森林),接下来的几册内容中,教材也都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二册P19、第三册P59。同时,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把计算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本单元的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会太困难。因此教学中的重点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述图意,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并解决问题。关于两步计算式题,第一次接触是在第一册P72的连加、连减,(小鸡图)P75的加减混合,(天鹅图)这些是10以内的计算,侧重让学生在情境图中理解算理,即只有加减法时从左往右计算;在第三册时又安排了两步

6、计算式题,P26、27(西瓜图)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主要使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两步计算式题。因此,在本单元中,两步计算并不困难。2、教材的处理教材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情境,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然而教材在体现大众化的同时,仍突出了地域性,如“解决问题”的例[1]木偶戏,这是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活情境,对于我们这里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只在电视上见过或根本就不知“木偶戏”为何物。如此便与我们设计情境图的理念不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我们可以对教

7、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提高教学效率。处理教材有两个注意点:(1)理解教材编排意图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前提是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无论怎样处理教材内容,更改后的教材必须体现教材的原来设计意图。处理教材是处理教材的素材而非教材的意图。如例[1],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小朋友看木偶戏这个情境图,它所体现的设计意图是“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使学生在理解这些图意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