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84971
大小:2.19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7-19
《浙江专版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重力弹力摩擦力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2020·宁波高二期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如图甲所示,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2)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系在弹簧末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________及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保留2位小数);(3)小丽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你用作图工具在图丙
2、中作出FA、FB的合力F′;(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5)最后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解析:根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原理,要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和拉力大小,拉力大小由弹簧测力计读出,分度值为0.1N,估读一位:11.40N.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A、FB的合力F′,如图所示.答案:(2)方向 11.40 (3)见解析图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
3、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5(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图知,弹簧测力计A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3.6N.(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定要记好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与方向,与结点位置无关,
5、D错;M的重力即合力,A对;测量前弹簧测力计调零才能测量准确,B对;拉线与木板平行才能保证力在平行于木板平面的同一平面内,C对.(3)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见若要减小FOA可通过调节FOB的大小或方向,或减小物重G等.答案:(1)3.6 (2)D (3)①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②减小重物M的质量(或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等)3.(2020·舟山质检)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
6、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甲
7、”或“乙”).5解析:(1)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
8、F1-F2
9、10、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如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
10、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如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