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73748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17
《IT女强张树新的故事:渺风雨泯恩怨 我自翩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T女强人张树新的故事:渺风雨泯恩怨我自翩跹(2001-12-20) 文/徐文 今天的张树新很感谢当年中兴发收购瀛海威,她被梁冶萍赶走,“不然今天我的武功全废了。” 张树新说,当你不属于任何东西时,做事才有机会,你可以用几年时间坐下来,考虑未来。如果你总是想:能不能再找个平台?那么,为什么不想:自己做自己的平台。 给自己从头再来的机会就要扔掉手上有的东西,“舍得扔掉很难”。 “我和王志东吃饭时,也告诉他出局是好事,不然就变成鸡肋了。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才有机会。” 她说在1998年6月到1
2、2月之间,很多人找她再做一个“瀛海威”,动不动说给你500万美金,“我都不想要,1998年我就告诉自己这段生活结束了,不要再回去。我们不能永远是资本和商人的工具,坐对面的人要挖我做事,我反过来也在想如何用他做事。” 淡出舞台 中国企业家的经历,就像硬币的两面,给你猜,这是企业理想的障碍。今天我想知道这20年来的市场原罪,想看看是什么因素影响做事。想透了过去,才会重新开始。 1998年下半年的舞台上,张树新悄悄从前台消失,她在看自己的目标,跟随她的十几位瀛海威元老一直没有散,她用自己的积蓄在支持这个被
3、她称为不可多得的团队。“什么是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只有企业家才会承担终极责任。”她说到年底前,差不多花完了自己以前赚的钱。 这时一个香港的商人S找到她,要与她一起做投资,但不是以前看到的拿钱砸一个个项目的那种,S后面还有一条来自韩国的大鳄C,专门从事类似小超人李泽楷的资本项目买卖和国际融资,“C是哈佛的高材生,父亲是韩国的大银行家,1999年C上过《财富》杂志亚洲富豪榜。”他们的生意叫DealMaker,中文简称交易撮合。S熟悉国内,有很强的项目发现能力,但缺少国际融资渠道,而C在国际投资界是受欢
4、迎的人物,能鼓动跨国公司拿出钱来。他们联手创造了把想法和计划(Idea)变成现实的可能,但和一般的创业投资(VC)不一样,他们只负责交易撮合,决不介入个案。在投资界他们是“冷血动物”,因为他们只对现金(Cash)感兴趣,做成功即消失,躲在幕后,不喜欢被人关注。 在中国,他们联手合作过包括电信、通讯、网络等个案的撮合投资,三星、和黄等多家国际电信商因为他们而提前进入中国投资。 他们出手很大,满足了张树新所有对人和事的要求,支付所有费用,在北京最好的国贸大厦35层租了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公司叫盛华元通国际投
5、资管理公司(RetelnetInvestment&ManagementCo.Ltd),张出任总裁。S要张树新为他寻找项目,做出漂亮的商业计划书,张带领她的团队开始了全新的工作。“这是一种生意,不是实业,也不是投资,在开始做时,看不懂他们的理念,那时搭档张朴都很困惑怎么能这么做事?但这就是生意模式,我必须搞懂。”张树新说自己从没做过项目融资,也没有试过创业投资,一步就到达“DealMaker”,其实她认为也是学习机会。 “出资人要什么,你就要去找什么,找出合作的机会在哪里?这有点像编故事,但在投资界这是很
6、商业的游戏规则,因为目的简单,大家的分工明确,我们的团队就是在中国帮助S和C找到好的项目,然后找专业人士给出专家意见,做出符合游戏规则的专业合同,我的任务完成。” 张树新说这不是玩纸上游戏,对于国际投资者,哪里风险大,哪里就机会多,中国的半封闭状态有信息落差,信息不对称,当然需要我们去提供最有效率的投资建议,“你看看叶克勇、夏晓东,其实就是利用信息差,把中华网(China.com)和联通黄页(Chinabig.com)项目拿到中国,也把国际投资者带到中国,受益的还是中国的大众,当然交易撮合者也是实际的利
7、益获得者,叶和夏今天都是亿万富翁。”张树新说自己真的开始学习做交易,和别人不同,她想学到了再回头做投资。 1998大转折 人生就像道琼斯的曲线,从1910年开始,一直波动,但自己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前一段经历肯定是后一段的积累,没有浪费的。 1998年是张树新的大转折,她的前两次创业一次成功,一次失利,虽然她个人的原始资本积累早在1995年前就完成,但做瀛海威的挫折仍然使她对资本敬而远之,她对资本后面的人更保持了警觉,因为到今天她还认为整个瀛海威的大错是从1996年向中兴发融入大笔资金开始的,“资本埋
8、下的祸根”。 这是一种伤痛,在理想和现实的交手中,想做大事的张树新和她的理想主义团队被证明只是一面旗帜,而不是力量。 虽然今天,事实证明瀛海威和中兴发只不过是一群资本玩家的“壳”而已,他们需要题材和吸纳资金的筹码,并不是真正要改变中国的互联网经济。 张树新说,虽然一直在国内,发现国外的东西可以拿过来为本地所用,但其实两边都有不足,都不像真正的国际化和本地化,“留学生在中国的根不深,本土化人才的问题也很多,我们需要自己的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