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63362
大小:3.6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16
《新教材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教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差异。【区域认知】2.理解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综合思维】3.了解人口增长、消费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要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的措施,树立和谐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2.意义:一旦人口规模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受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知识清单二 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
2、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适度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相关性13自然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越优越,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自然条件越恶劣,人口合理容量越小正相关资源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人口合理容量越小正相关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人口合理容量越小正相关生活水平过高的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负相关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人口合理容
3、量大;反之,则人口合理容量小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越低,人口合理容量越小正相关温馨提示: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3.特点(1)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2)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动态变化。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为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努力提高科技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知识清单三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
4、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成果的准确性。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区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评价,并可做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13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5、 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最高容量的区别(1)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理想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最适宜。(3)人口最高容量主要研究的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可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从可供养的人口数量的角度,它们存在这样的关系:环境承载力=人口最高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6、
7、 13 任务清单 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情境探究[情境]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如图所示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人口增长数量较大,但人口对环境产生的压力并不像预期那样严重,环境人口容量也在不断增大。[探究]从“综合思维”
8、的角度,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