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8免疫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规范练28 免疫调节 1.(2019甘肃高台五模)将由H7N9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注入人体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浆细胞产生针对该禽流感毒蛋白的抗体B.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C.B细胞受刺激分化成记忆细胞D.吞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2.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此图中吞噬细胞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3.(2019内蒙古赤峰二中第三次月考)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
2、的是( )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B.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并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0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4.(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开学考)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C.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D.自身免疫病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
3、紊乱5.(2019山东烟台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B.受抗原刺激而分化出的免疫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导致的D.抗体不能进入组织细胞,某些抗原物质可引起过敏反应6.(2019海南海口模拟)下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
4、调节10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7.2018年爆发的假疫苗事件震惊世界,但问题疫苗由来已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传染病B.假疫苗一般不致病,因而不易被察觉C.疫苗质量越好,能预防的病原体越多D.注射“假疫苗”的人,很难产生相应抗体8.下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Ⅱ、Ⅲ、Ⅳ、Ⅴ、Ⅵ、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再次接触
5、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Ⅳ和Ⅵ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d、e、f、gD.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9.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淋巴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已知有些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炎症反应;而另一类淋巴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其分泌的调节途径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0A.IL-4和IL-10能抑制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B.在免疫应答的维持方面,四
6、种淋巴因子间表现为协同作用C.GC可能通过减少TNF-α和IL-6的含量来达到治疗RA的效果D.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10.(2019河北定州中学第四次周测)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是浆细胞,a细胞及分泌的抗体均具有识别功能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C.b细胞是效应T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D.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11.(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10A.C系鼠的皮肤对于
7、子代A系鼠是抗体B.子代A系鼠体内的T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细胞C.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皮肤的原因是无相应的效应T细胞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失去特异性免疫功能12.(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另一方面,T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 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
8、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某科研小组研究表明: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所示。10图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