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

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

ID:56743528

大小:184.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7

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1页
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2页
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3页
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4页
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2347-2013 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2备案号:38158-2013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347-2013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TechnicalProceduresforMixedCultureofMacrobrachiumrosenbergiiandMacrobrachiumnipponensis2013-07-30发布2013-09-3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347-2013前言为规范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保证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编写按GB/T1.1—

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扬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扬州市水产学会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荣福、孙桂尧、杨显祥、马建社、吴志强、薛庆昌。IDB32/T2347-2013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与青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is)混轮养的环境条件、苗种培育、食用虾饲养和虾病防治技术,适用于池塘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本标准适用于江苏地区池塘罗氏沼虾与青虾混轮养。

3、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1777鲢鱼苗、鱼种GB/T11778鳙鱼苗、鱼种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l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评价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

4、术规范SC/T1033.4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食用虾饲养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混养Polyculture根据不同水产动物的食性和栖息习性,在同一水域或同一水产养殖设施中,同时养殖两种或两种以上水产动物的养殖方式。3.2轮养Alternateculture在同一水域或同一水产养殖设施中,在不同季节或不同年份,轮换养殖两种或两种以上水产动物的养殖方式。4环境条件1DB32/T2347-20134.1场址选择水源充足,

5、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交通便利,供电正常。养殖场周围3km内无任何污染源。4.2水源、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其中溶解氧应在4mg/L以上,pH值7.O~8.5;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4.3虾池条件4.3.1虾池规格虾池为长方形,东西向,土质为壤土或粘壤土为宜。虾池面积(5~20)亩,池深(1.5~2)m。池坡比1:3以上。4.3.2虾池底部环境设置虾池池底平坦,淤泥小于10cm,底质符合GB/Tl8407.4—2001中3.3的规定。夏秋季养虾池四周浅水区(1.5~2.5)m种植水草,以轮

6、叶黑藻、金鱼藻等为宜。冬春季养虾池以种植伊乐藻为宜,或设置网片、茶树枝等虾类隐蔽物。4.3.3进排水系配套有完整相互独立分开的进水和排水系统。或配置水泵,做到能灌能排,控制水位。取水口周围用网围栏,进水口必须用孔径为250μm以上网布套袋过滤。排水口要用密眼网封好。4.3.4机械设置每(5~8)亩水面配3KW叶轮式增氧机或水车式增氧机1台套,也可配备增氧活水机1台套。4.4罗氏沼虾幼虾培育4.4.1药物清塘在大棚搭建之前要对整个大塘进行药物清塘。清塘方法有:茶粕清塘(40kg/亩.m),生石灰清塘(125kg/亩

7、.m),漂白粉清塘(12.5kg/亩.m)。对克氏原螯虾等敌害较多的池塘,提前用敌百虫(1kg/亩.m)或敌杀死(0.02kg/亩.m)消毒一次。清塘后如果要排放池水的,应在排水口设置较密的拦鱼网。4.4.2大棚建造大棚应建在池塘中背风向阳、临近水源的地方。大棚走向以东西走向为宜,棚内池口宽(6~7)m,深1m,坡比1:2,长度随放苗数量定,大棚一般(80~150)m,宽比池口略宽。大棚在中间要进行横向分隔,一半可用锅炉升温,早期放苗用;一半靠阳光自然增温,换水预热池用;后期可打通间隔,让幼虾串满全棚,同时亦达到

8、分稀养殖的目的。大棚搭建骨架要坚固,钢架或竹架,两端埋入土中20cm以上,棚顶覆盖用(0.7~0.8)mm长寿无滴塑料薄膜,并在在膜上要用绳网好,四周要理好水沟。4.4.3锅炉及增氧设备安装用于大棚增温的锅炉一般容水量(400~500)L左右,配有350w单相管道泵一台,用塑料增强管循环加热,在塑料增强管中间接(20~40)m镀锌钢管。供氧设备一般是气泵(空气压缩机罗茨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