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

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

ID:56743040

大小:278.3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07

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2024-2012 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22备案号: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024-2012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ThetechnicalrulesformultiplicationofwheatcultivarHuaimai282012-03-31发布2012-05-31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024-2012前言为规范淮麦28种子生产技术,保证种子质量和优良种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本标准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规程起草单位: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

2、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陆成彬、周如美、王宝和、徐卯林、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DB32/T2024-2012小麦淮麦28繁种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淮麦28的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及良种生产技术要求及其精选、质量检验方法、贮藏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淮麦28的种子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GB/T3543.2—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35

3、43.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3543.5—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验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品种特征特性3.1农艺性状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长势一般,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抗寒性较强。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株高90~95cm,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株型紧凑,穗层不整齐,旗叶

4、宽长、上冲,叶色深绿,植株有蜡质,株行间透光性好,长方形穗,穗大均匀,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粒大,饱满度较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穗粒数较多,千粒重中等,成穗数偏少。平均亩成穗38万左右,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42~43g。后期根系活力强,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3.2抗性高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3.3品质2008/2009年品质测定结果:容重798/802g/升,蛋白质(干基)13.53/12.81%,湿面筋27.4/28%,沉降值29.8/28.4ml,吸水率53.1/58.8%,稳定时间6.4/3min,最大抗

5、延阻力298/232E.U,拉伸面积259/51cm,延升性139/157mm,子粒硬度指数49。1DB32/T2024-20123.4产量水平在江苏省黄淮南麦区平均亩产569kg。4育种家种子生产采用三级提纯法,基本程序是: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系鉴定→混合收获。4.1单株选择根据生育期、株型、穗型、抗病抗逆性、品质、籽粒性状等主要性状,并具备品种的典型性和丰产性。采用温室与田间诱发接种与分子标记检测相结合进行抗性鉴定筛选,通过测定蛋白质含量及SDS沉降值等品质指标选择品质,具备典型性和丰产性。4.1.1田间与室内选择4.1.1.1田间选择抽穗至灌浆期根据株型紧凑,株

6、高(80~85)cm叶片宽、叶色深,纺锤型穗,长芒,穗大均匀等典型特征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成熟阶段对初选的单株再根据穗部性状,抗病抗逆性和成熟期等进行复选。4.1.1.2室内复选对每一个单株进行复验考种,选择株高(80~85)cm,单株穗数3个以上,主茎与分蘖穗高度相差不超过10cm,穗部性状一致的单株分别脱粒。并根据籽粒特征(红粒、粉质、卵圆形粒、饱满度好),淘汰不符合籽粒特性的单株。并对入选单株进行编号保存。4.1.1.3选择数量根据所建株(穗)行圃的面积而定,每亩需300个株行或1000个穗行。田间初选时应考虑到复选、决选和其他损失,放宽至350个株行或1200个

7、穗行,淘汰率85%左右。4.2株行比较4.2.1建圃经室内考种入选的单株的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分行种植,建立株行圃。4.2.2播种采用单粒点播或稀条播,单株播四行区,单穗播一行区,行长2m,行距(20~30)cm,株距(3~5)cm或(5~10)cm,按行长划排,排间及四周留(50~60)cm的田间走道。每隔9或19个穗行设一对照,四周围设保护行和25m以上的隔离区。对照和保护区均采用原种。播前绘制好田间种植图,按图种植,编号插牌,严防错乱。4.2.3田间观察记载记载标准参考附录A。生育期间在幼苗阶段、抽穗阶段、成熟阶段分别与对照进行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