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1.1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练)-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蝗虫毁农,蝗虫也可入食。一次偶然机会,某青年农民从中看到了商机,返乡创业,从事蝗虫养殖并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商品的基本属性的角度分析,蝗虫之所以能够让农民致富,是因为( )①蝗虫养殖改变了其自身属性 ②蝗虫成为了一般等价物 ③蝗虫养殖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④蝗虫能满足人的饮食需求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①错误,蝗虫养殖没有改变蝗虫的自身属性;②说法不符合实际,材料中蝗虫成为了商品,但不是一般等价物;材料中的蝗虫之所以能够让农民致富,是因为
2、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而言,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从价值而言,蝗虫养殖耗费了人类劳动,因此③④入选。2.“以物换物”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渐流行。采用这种交易方式的人们自称“换客”,他们用自己的闲置物品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崇尚“需求决定价值”。这种交易方式( )①不必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②不需要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 ③是古代商品流通形式的回归 ④“买”和“卖”是同一个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3.预付款消费目前在很多行业广泛存在。预付款消费是经营者以先从消费者
3、处收取预付费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通过约定期限分期分次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在这种消费方式中,货币主要执行( )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D.贮藏手段的职能【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通过约定期限分期分次”说明在预付款消费中货币主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C项符合题意,入选;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都不选。4.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17鸡年贺岁纪念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纪念币面额10元,发行数量5亿枚,材质为双色铜合金,背面主景图案为一只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装
4、饰年画元素相结合造型的公鸡。下列对该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有( )①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具有投资收藏价值 ②是我国法定货币,但不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③面额由国家规定,价格会随市场行情波动 ④不可直接购买商品,量大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该套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法定的货币,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由于该纪念币有稀缺性(发行数量5亿枚),所以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其价格会随市场行情波动,因此①③入选;②中“不具有流通手段职能”、④中“不可直
5、接购买商品”等说法错误,都不选。5.2017年初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均参与了该平台的测试运行工作。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①是互联网支付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和QQ币一样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③具有货币的本质属性和最基本的职能 ④将取代我国央行纸币发行和货币政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6.2017年6月26日,交通银行环球信用卡发
6、卡量突破100万张,标志着交通银行信用卡朝着迈向国际化的目标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使用银行信用卡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银行的发卡量不断增长,是因为信用卡( )①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②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方便持卡人 ③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 ④能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系统自动完成,不存在风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但并未减少货币的流通量,因此不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④错误,使用银行信用
7、卡存在风险;①③是对信用卡的正确认识,都入选。7.如今在服装市场上,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废弃后可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商品。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其( )A.使用价值能适应消费者需求B.交换空间范围越来越广C.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价值D.凝结了更多的人类劳动【答案】A8、2017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成功举行,近200家知名企业参与竞争,招标预售总额高于去年。一些商家不惜花重金对企业产品做广告,是因为广告有助于( )A.商品生产成本
8、的降低B.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C.商品质量的提高D.商品价值的实现【答案】D【解析】选D。做广告并不能使商品生产成本降低,A不选;广告只是起宣传作用,并不会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提高,不会提高商品的质量,B、C不选;通过广告宣传,能使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产品,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D正确。9.如果人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了问题,知识技能类共享平台可以以付费语音的方式为其答疑解惑。2016年年初以来,互联网上涌现出许多新的知识付费产品,公众人物的入驻更是引爆了知识分享经济。在这里( )①为“知识”付费是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