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与网络模型.doc

图与网络模型.doc

ID:56725846

大小:4.43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7-06

图与网络模型.doc_第1页
图与网络模型.doc_第2页
图与网络模型.doc_第3页
图与网络模型.doc_第4页
图与网络模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与网络模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第五章图与网络模型§5.1图与网络的基本知识§5.2树教学内容1、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连通图,图的矩阵表示,欧拉图与中国邮路问题;2、树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图的生成树,最小生成树问题,根树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理解图、顶点的次、子图、网络、连通图、欧拉图、树以及生成树的概念;2、掌握欧拉定理及其推论,并且会利用欧拉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寻找最优环游的两种方法:“Fleury”算法和“奇偶点图上作业法”;4、掌握寻找最小生成树的两种方法:“Kruskal算法”和“破圈法”;5、会利用给定权构造“Huffman树”;教学重点1、欧拉定理及其推论,并且会利用欧

2、拉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寻找最优环游的两种方法:“Fleury”算法和“奇偶点图上作业法”;3、掌握寻找最小生成树的两种方法:“Kruskal算法”和“破圈法”;4、会利用给定权构造“Huffman树”;教学难点1、寻找最优环游的两种方法:“Fleury”算法和“奇偶点图上作业法”;2、寻找最小生成树的两种方法:“Kruskal算法”和“破圈法”;3、会利用给定权构造“Huffman树”;双语教学内容、安排Graph图,connectedgraph连通图,sub-graph子图,tree树network网络,Spanningtree生成树Bipartite

3、二部图minimumspanningtree最小生成树教学手段、措施以板演为主,以多媒体和课堂讨论为辅作业、后记讨论题:P135:T2、T3、T5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备注§5.0图论发展史第一阶段:瑞士数学家欧拉(E.Euler)在173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依据几何位置的解题方法”的论文,有效地解决了哥尼斯城堡“七桥难题”,从此开创了图论的历史新纪元;所谓“七桥难题”是指:18世纪的哥尼斯堡有条普莱格尔河,它有两条支流在城市中心汇合后流入波罗的海。这条河将城市分割成四块:A、C两个小岛和B、D两块陆地(如图5-1)。为通行方便,在四块陆地之间建了七座桥,每到节、

4、假日或傍晚,都有许多居民和大学生来此散步。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并热衷于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能否从四块陆地之一出发,走遍每座桥一次且仅一次然后回到出发地?自然有不少人作过实地尝试,但一直未能实现,但同时又不能说明这种方法不存在。1735年,有大学生写信把问题告诉了欧拉,请他帮助解决。欧拉从大家的失败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从数学角度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欧拉将这个问题归结为如图5-2所示的问题。他用A,B,C,D四点表示河的两岸和小岛,用两点间的连线表示桥。七桥问题变为:从A,B,C,D任意点出发,能否通过每条边一次且仅一次,再回到原点?欧拉证明了这样的走法不存在,并给出

5、了这类问题的一般结论。图5-1图5-2第二阶段:1847年,数学家基尔霍夫(Kirchhoff)运用图论解决了电路理论中的求解联立方程的问题,他引入了“树”的概念,可惜由于他的思想超出了时代的发展而长期未被重视;到1857年,英国数学家凯莱(Cayley)又从化学的角度进一步扩展了“树”的概念,从此图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第三阶段:1857年,英国数学家哈密尔顿(Hamilton)发明了一种游戏,他用一个实心正12面体象征地球,正12面体的20个顶点分别表示世界上20座名城,要求游戏者从任一城市出发,寻找一条可经由每个城市一次且仅一次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路,这就是“环

6、球旅行”问题。如图5-3所示,要在图中找一条经过每个点一次且仅一次的路,能成为哈密尔顿回路。哈密尔顿根据这个问题的特点,给出了一种解法如图5-4所示。第四个阶段:20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图论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广泛应用于各科领域:如物理、化学、信息论,博弈论,计算机网络,等等;目前图论已经发展成完整的一个数学分支,并且越来越多的数学爱好者倾向于研究图论。§5.1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一、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1、图的相关概念及其分类引例:在一次聚会中有五位代表其中与,与,与,与,与是朋友,则我们可以用一个带有五个顶点、五条边的图形来表示这五位代表之间的朋

7、友关系(图5-5):定义1、设是一个非空有限集合,是与不相交的有限集合,一个图是指一个有序二元组,其中称为图的顶点集,称为的边集;,.如引例中五位代表之间的朋友关系可以用图来表示,,,其中:,,,,.定义2、两个端点重合的边称为环;两点之间多于一条边的,称为多重边;不含有环和多重边的图称为简单图。边与顶点的关系有如下几种典型情况:定义3、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边相连的无向简单图称为完全图,有个顶点的完全图。定义4、图的点集可以分为两个非空子集即:,使得中每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必有一个端点属于,另一个端点属于,则称为二部图(偶图),记作:。2、顶点的次定义5、以点为端

8、点的边数叫做顶点的次(度),记作:。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