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

ID:56717057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5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_第2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_第3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_第4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

2、,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9《阿长与<山海经>》知识点梳理整体感知  1、理解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2、理清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姓名。  第二部分(3-12段)简略叙述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背地里说人长短

3、,睡相不好,阿长讲究许多繁琐的礼节和规矩。)  第三部分(13-29段)详细叙述阿长讲长毛的事情以及为我买回《山海经》等一些书的过程。  第四部分(30-31段)抒发对阿长深沉的怀念之情。  3、概括文章所写的七件事,体会选材详略。  读完本文后我们可以明确《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  (1)“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  (2)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  (3)阿长摆成“大”字的不雅的睡相  (4)我所不耐烦的阿长给我讲得规矩和道理  (5)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6)阿长“谋害”我的隐鼠  (7)阿长买《山海经》给“我” 

4、 4、体会作者对长妈妈情感的变化。  鲁迅对长妈妈的情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的。这种情感的变化是我们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我们清晰地从文中的7件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曲线:对阿长不好的习惯,我是充满了憎恶、讨厌、不耐烦;听到她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她产生空前的敬意;当得知阿长踩死隐鼠后,我的敬意消失,产生怨恨;当长妈妈买来《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本文的叙事线索是鲁迅先生对保姆阿长的感情变化。问题思考  1、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

5、排?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这样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抓住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  2、“我”为何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

6、益。  3、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  说明阿长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的善良、朴实。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如何理解呢?  这是作者的议论,表明了“我”对阿长的感激和尊敬的心情。  5、在作者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  既愚昧、无知、落后,又质朴、善良。  6、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  首先,《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是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其次,“阿长”

7、和《山海经》,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么联系起来了呢?令人好奇,设计悬念。再者,作者写此文已46岁了,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问题探究重点研读本文第19—27段,思考下列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这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

8、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真是喜出望外。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