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doc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doc

ID:56716855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5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doc_第1页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doc_第2页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doc_第3页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作者:不详时间:2012-4-723:36:43来源:会员原创人气:443  第一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  余:余闻而愈悲  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予:予观夫巴陵胜状  谦称  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称其名。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外:“臣、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注意  “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  “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如: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卬(áng)”,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臣”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自称。后来则变成臣子

3、的自称了。  第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  “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汝:汝是大家子  尔:尔等  若:若属皆且为所虏  尊称  “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

4、等。  例如: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孟子•滕文公下》)  3、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如: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之、其、厥、他、渠”等六个。其中以“彼、之、其”三个为常见。  彼: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之:公与之乘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5、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如:“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文言文常见人称代词分析上传:徐清平更新时间:2012-5-2421:08:24文言文常见的人称代词分析文言文的人称代词跟现代文一样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但常见的词语有所不同。一、第一人称常见的有“余、吾、朕、予、之、其、相”等。译为“我”。例如:余幼时即嗜学。(《送东阳马生序》——我小的时候就非

6、常爱好学习。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冯婉贞》——我一定尽我的力量来挽救我们的村庄。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然予尝夜起登合江楼。——然而我曾经在夜里起来登上合江楼。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天下大事就可定了。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就可以告诉婆婆,及时送我回娘家。二、第二人称常见的有“女、若、尔、汝、乃、而、其、相等”。作主语或宾语,译成“你”或“你们”;作定语,译成“你的”或“你们的”。例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7、(《硕鼠》)——我已决心离开你,去到那安静的乐土。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如有营,予佐尔贾。(《记王忠肃公翱事》)——如果有所经营,我出钱帮助你们。久居,祸且及汝。(《大铁椎传》)——(在你处)久住,祸患将牵连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记王忠肃公翱事》)——你的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里任职。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不嫁这样的好公子,你往后要打算怎么办?三、古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本来就没有,如要用时:一是重复一次名词(或省略),二

8、是借用指示代词“彼”,三是用“渠”(后起的)“之”“其”“相”等。例如: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他和他的年纪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差不多。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虽然和府吏有誓约,但永远也没机会会见他了。良鄂然,欲殴之。——张良吃了一惊,想要揍他。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他的同伴说:“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