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

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

ID:56712707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5

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_第1页
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_第2页
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_第3页
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_第4页
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珍惜土地资源主题征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珍惜资源爱我国土”征文《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土地》淄博第十五中学初一六班冯跞怡女指导教师李钦富淄博淄川淄矿东路298#邮编255120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土地土地这两个字眼,她是多么平凡,而又是多么的伟大。她孕育着万物,她哺育着我们的人类,而我们却又随意蹂躏着她。假如有一天,真的失去了土地,花朵将没有往日的娇艳,树木将没有昔日的茂盛,动物将没有昨日的欢声笑语,我们也将没有立足的余地。试想,这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就拿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险峻形式来说吧。近年来耕地大量减少,人地矛盾日趋严重。耕地资源人均也数量少质量低。一是人均耕地在世界

2、上处于低水平。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7%。全国已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有463个县(区)低于0。5亩。二是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低。全国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占66%,在平原、盆地的仅占34%。现有耕地中,有9100万亩坡度在25度以下,长期耕作不利于水土保持。耕地的自然分布存在缺陷,全国耕地中74。5%是旱地,只有25。5%是水田。三是耕地退化严重。受荒漠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不同程度退化,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危害。看到这一组组惊人的数据,

3、我们难道不该反省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刻不容缓!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立国之本,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因此,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土地就显得更加重要。放眼茫茫草原,片片牛羊为草原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为牧民带来了幸福生活,但一旦以利益为目的,造成草原大片荒漠化,那么,他们的子孙将来该怎么办?再看看日趋减少的耕地面积,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舍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城市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被饥饿贫困所煎熬的人们却一天天增加,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还是一代文化和品德

4、的消逝?不仅我国面临严重的土地问题,外国也有许多事例值得我们深思。大家应该都知道位于两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发源地——巴比伦古国。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建筑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由于不珍惜土地,致使土地遭到侵蚀,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居住在那里的苏美欠人不得不纷纷逃离家园,很多地方和乡村变成废墟,完全停止了小麦生产。原来一个土地肥沃、兴旺发达的古巴比伦古国变成了不毛之地。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大地。那么,作为大地的子女,我们应该怎样拯救我们的“母亲”呢?水土流失是土地毁坏面临主要的问题。因此,针

5、对水土流失,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利用植物防风固沙的特点大力植树造林。2,保护环境,尽量避免因人为而出现的恶劣天气,减少土地被冲刷面积。3,建设“绿色长城”,如人工草场,人工防护林等。其次要注意土地荒漠化。由于牧民过度放牧,使一些原本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吞噬下,变成了荒凉的沙漠。目前土地沙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此,我们应做到退“牧”还草,并开展人工植草活动,还原其原有的色彩。最后说说占地盖房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楼房工厂已成为了本时代的代名词。可我们是否想过,每天哺育

6、我们的是什么,是脚下的这片大地,而今我们却无情的在她的身体上挖出一道道利益的伤痕,也许还在不经意间伤害了我们的同胞——因为建造楼房和工厂占用了大面积的耕地,使许多地方的人民吃不饱饭......对此,我只想说一句:无论科技多发达,时代多进步,都不要忘了大自然最初的样子......这些措施,只是冰山一角。我国珍惜土地资源任重道远。土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她用自己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她把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我们。土地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土地,世界一切生物都将销声匿迹——没有人类的欢声笑语;没有动物的奔跑跳跃;没有花儿的芳香、树木

7、的葱郁;没有土地,就没有我们生存的空间……,有土地就有了生命。人们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尽情地奔跑,辛勤的耕耘;动物们在丛林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花草树木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茁壮成长……土地更是一个民族值得骄傲和最值得守卫的珍宝...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珍惜土地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