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7095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1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恩施市屯堡小学张桂林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安排在“人与动物和谐篇章”的第一课。学习这篇课文为学习其他课文打下学法基础和情感基础!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文本结构:课文条理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两大部分之间呈因果关系。【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小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和学生引起共鸣。教师只需精心设计好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别差异和共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教学目标】: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
3、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感情。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将海鸥对老人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二、说教法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朗读。注重抓住
4、关键词句让学生加以品味,使句子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饱满,使学生的情感随文跌宕起伏,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文字,内化感情。老人的照片、海鸥纷飞的图片随文出现,场景的再现补充了学生经验的不足,能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升华情感。 三、说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课我始终采用“读、画、谈、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读中走进文本,在画中亲近文本,在谈中融入文本,在写中流露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1、读
5、: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2、画:通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让学生亲近文本。3、谈:通过抓细节谈感受,让学生融入文本。4、写:通过写下自己真情的流露,与作者产生共鸣。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上的是《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奠定情感 首先我以回顾性的方式进入这节课,提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啊,那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回答: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由此为新课开始奠定一个情感
6、基调: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浓浓的亲情。【设计意图】:以复习导入的方式进入新课,开门见山,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进入课文,收效良好。(二)仔细研读,入文解疑第一步:以“亲人”引入。学生自读14~19自然段,思考: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先让学生在读后说说自己整体的感觉,先对文章大体思想有个认识。再用谁是你的亲人?怎样的人算亲人?那海鸥和老人、动物与人类之间有血缘关系吗?等问题来指导学生找出那句直接点出了海鸥是老人的亲人的话。第二步:以“爱”为主线,围绕“意想不到”展开。在这个步骤我先请一生朗读课
7、文16、17两段,其他同学思考:海鸥们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划出相关的句子,并作批注。接着,学生反馈找到的句子,交流点有四处,主干问题是:①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并讲自己的体会。②当中重点词是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第三步:总结“震撼的情”。老师先提问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呢?再用过渡语讲解省略号单独成段的作用,既讲解了省略号单独成段的作用,又给这部分作了很自然的结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第二部分是整堂课的重点,其中的第二步——围绕“意想不到”展开
8、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教学中我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海鸥们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作批注。这种充分地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形式,特别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预感,真可谓“一举多得”。(三)品味送别,想象写话。1、这部分先用师生配合读的形式再次有感情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