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690415
大小:1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生物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2【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能够说出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自主学习]二、受精(一)、概念:指结合形成(即)的过程。(二)、卵子受精的标志:在的间隙可以观察到时。(三)、场所:受精是在内完成的。(四)、受精的过程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1:准备阶段2:受精阶段1、发生的场所在哪?2、不同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是否一样?3、处于什么时期的卵子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4、不同生物的卵子都需要在MⅡ中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吗?准备阶段5、什么是顶体反应?6、防止多精子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什么?受精阶段7、精子与卵黄膜接触,必须穿过什么结构?8、防止多精子入卵的第二道屏障是什
2、么?9、什么是雄原核?10、什么是雌原核?11、受精的标志是雌、雄原核形成12、受精过程什么时候结束?在受精的过程中,雌雄原核有什么变化?13、受精完成的标志是什么?(五)受精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4、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受精卵的质遗传物质=【针对训练】1.精子入卵后,发生的变化是( )A.精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雄原核B.精子发生顶体反应C.激发透明带反应D.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雌原核2.防止多精受精的第二道屏障是( )A.透明带反应B.卵黄膜封闭C.滋养层封闭D.顶体反应3.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穿越的两道屏障是
3、( )①顶体反应②透明带反应③卵黄膜封闭作用④精子穿越放射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在受精过程中( )①精子必须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②顶体酶可使精子穿过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③卵细胞恢复并很快完成了第一次成熟分裂④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分别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⑤透明带反应防止了多精入卵和多精受精的发生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5.当卵细胞达到()时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成熟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熟精子遇到卵子便可以发生受精作用B、排出成熟卵子的过程
4、即为排卵C、卵子形成时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的D、卵子产生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的7.观察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A.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出现两个极体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C.精子接触透明带D.雌、雄原核形成8.标志着受精作用完成的是()A.释放第二极体B.雌、雄原核形成C.两原核融合形成合子D.第一次卵裂9.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释放的酶是()A.溶菌酶B.蛋白酶C.顶体酶D.获能酶10.受精过程的顺序为()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②④⑤⑥①C.④⑤②①③⑥D
5、.③④②⑤⑥①11.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进入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12.我国首例“虎狮兽”于2002年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利用了雄虎的精子和雌狮的卵子“体外受精”而产生,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A.精子在体外用获能物质的处理B.用化学物质处理掉卵黄膜便于精子进入C.抽取精子、卵子的细胞核进行融合D.精子入卵后进行人工处理防止多精人卵13.动物的受精过程包括下列基本步骤,其受精作用的实质是()A.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B.
6、精子头部侵入卵细胞内C.卵子和精子结合D.卵核和精核互相融合1.胚胎发育的过程受到细胞核和细胞质、胚胎各细胞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制约。下图是施佩曼的三个实验,请分析回答注:灰新月区是指蝾螈受精卵上的一个浅灰色的半月形区带,该区属于细胞质的一部分。(1)1928年,德国学者施佩曼做了一个实验:他用较细的婴儿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结扎成两个半球状,其中的一个半球中含灰新月区和细胞核,另一个不含这个区带。结果前者发育成了胚,后者则不能。即使后者含有细胞核,细胞也不能分化,只能发育成没有一定形状的团块。该实验说明了。(2)施佩曼的第二个实验也是将受精卵结扎,两个半球都含灰新月区,但一个半球含细胞核,另
7、一个半球不含细胞核。结果有细胞核的半球能够进行正常的卵裂,没有细胞核的则不能卵裂。在16个或32个细胞的时期,他让一个细胞核通过结扎处进入无核的半球,结果这个半球也开始卵裂,并且发育成了正常胚胎。该实验说明了,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原因是。(3)施佩曼的第三个实验:将原肠胚的胚孔背唇(能发育成脊索,而脊索上方的外胚层细胞则分化成神经组织)切下来,移植到另一个正常原肠胚的腹部。实验结果,移植物发育成第二条脊索,并且在移植物的上方出现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