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5 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5 新人教版必修2.doc

ID:56689554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05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5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5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向心力》教案15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51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知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2、能力目标(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问题;(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的概念。知道向心力大小F=mrω2=mV2/r,向心加速的大小a=rω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2.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

2、时刻改变。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四、教具向心力演示器、钢球、木球、细绳。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有何特点?加速度又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二)进行新课1、向心力OF实验: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绳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桌上,原来细绳处于松驰状态,用手轻击小球,小球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绳绷直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讨论:绳绷紧前,小球为什

3、么做匀速直线运动?绳绷紧后,小球为何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此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个力?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这个力起什么作用?结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绳的拉力就是它的合力,这个拉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1)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始终指向圆心的合力,叫做向心力。(2)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向心力指向圆心,而物体运动的方向沿切线方向,物体在运动方向不受力,速度大小不会改变,所以向心力的作用只是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2、向心力的大小(介绍向心力演示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实验

4、操作:(1)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和铝球,使他们运动的半径r和角速度ω相同,观察得到,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向心力也越大。(2)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运动半径相同,观察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3)仍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小球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观察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半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m、圆周半径r和角速度ω都有关系。通过控制变量法、定量测数据,可得到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为F=mrω2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rω可得,向心力大小跟线速度的关系为F=mv2/r3、向心加速度(1)加速度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向心力F的作用下必然要

5、产生一个加速度,据牛顿定律得,加速度的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2)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由F=ma得a=ω2r=v2/r=4π2r/T24、说明:(1)向心力的实质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它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在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考虑。(2)匀速圆周运动的实质是在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力作用下的变加速曲线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力。向心加速度也是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不是一个恒矢量。OA思考与讨论:一个圆盘可绕

6、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个小木块A,它随圆盘一起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各是什么性质的力?方向如何?木块所受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分析:略)(三)巩固练习:1、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的转速度为原来的2倍时,它的线速度、向心力分别变为原来的几倍?如果线速度不变,当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它的轨道半径和所受的向心力分别为原来的几倍2、练习五中的(3)(4)(5)(四)布置作业1、书面:P95~P96练习五1、2、7;P101习题5、62、看阅读材料《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导》3、做一做《感受向心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