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

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

ID:56685106

大小:247.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4

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3∕T 2547-2019 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2547-2019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2019-12-25发布2020-01-24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T2547—2019前言本标准制定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喜昌李波张建国张立国张宇王明泉付立新朴琳胡少新武尔娜周恩昊IDB23/T2547—2019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江平原玉米耐

2、低温全程机械化高产种植时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加工与处理、适时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全程机械化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1.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21962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条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876喷杆式

3、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DB23/T2177-2018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规程DB23/T2193-2018秸秆碎混还田玉米垄作栽培技术规程3选地与整地3.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保水保肥,排水方便,适合大型机械作业,且前茬作物对玉米无影响的地块。3.2整地3.2.1秋整地秋起垄在宜耕期内以大马力拖拉机加装GPS导航系统为载体,牵挂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深翻深度要求达到30cm~35cm,耙耢结合,整地后土壤要达到深、暄、碎、平、上虚下实,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的标准。起130cm(或110cm)平头大垄,其标准为:高、宽、平、直。起垄或夹肥起垄之后及时镇压,达到

4、播种状态。3.2.2秋整地春起垄在宜耕期内没有秋起垄的地块,在春季土壤化冻14cm时,以大马力拖拉机为载体及时夹肥起垄、镇压保墒,达到播种状态。1DB23/T2547—20193.2.3春整地春起垄原茬越冬地块,春季及时进行翻地作业,浅翻要求深度要求20cm以上,翻深一致,耙耢后土壤细碎,地面平整,起垄镇压。也可选择耙茬深松起垄、旋耕起垄,要求垄一次成型,深度在14cm~17cm,达到播种状态。4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4.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应选用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或备案)的早熟、耐低温、抗逆性强,耐密植、抗病、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活动积温少100℃~150℃,粒收

5、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在28%以下,生理成熟后14d~28d内倒伏率不超过5%,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4.2种子处理4.2.1种子精选种子要进行精选(按籽粒体积大、中、小分类)。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精量播种发芽率应不低于95.0%。4.2.2种子包衣应选择包衣材料中含有耐低温成分的包衣种子。如未包衣,应按相关要求选用含有耐低温成分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也可利用浸种催芽设备,抗寒促根制剂浸种、催芽,在胚根萌动破胸前进行包衣处理。5播种5.1播期土壤5cm地温5d稳定通过5℃,土壤含水量在25%~30%时即可播种。5.2种植密度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及品种特

6、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种植密度5000株/667m2;耐密植的品种或大垄种植可提高到5500株/667m2~6000株/667m2。5.3播种方法以动力为120kW~210kW的大型拖拉机为载体,配套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先深松耕作再单粒点播一体化机械作业,要求做到种子播深一致,覆土均匀,播后镇压深度3cm~5cm。6田间管理6.1施肥6.1.1施肥原则2DB23/T2547—2019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及气候和栽培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6.1.2施肥方法每公顷施五氧化

7、二磷75kg~112kg、氧化钾60kg~75kg,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每公顷施纯氮100kg~150kg,其中30%~40%做底肥或种肥,另60%~70%做追肥施入。也可使用等量长效缓释复合肥,其中3/4做底肥,1/4做种肥。根据品种特性及长势,拔节期(6片~8片展开叶)可结合叶面追肥用高架喷药机或无人机喷施化学调控剂。6.2杂草管理6.2.1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依据田间草相、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杂草和作物叶龄、种植品种等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