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

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

ID:56683367

大小:277.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4

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1页
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2页
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3页
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4页
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标准:DB23∕T 2408-2019 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080.20B31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2408—2019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2019-07-03发布2019-08-02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3/T2408—2019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栾晓燕、刘鑫磊、邱丽娟

2、、薛永国、李英慧、孙连军、来永才、谷勇哲、高乐、张必弦、王广金、张瑞萍、刘琦、朱梓菲、王家军、于佰双。IDB23/T2408—2019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花叶病毒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田间鉴定圃的设置、病毒株系的制备与保存、接种与病情调查、抗性评价、鉴定结果记载等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圃的设置、抗性鉴定与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T/T3114.1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DB23/T018大豆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T/T3114.1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成株抗性植物生长期间所表现的能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3.2种粒抗性植物体在籽粒上所表现的能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

4、性状。3.3种粒斑驳大豆因花叶病毒的侵染在籽粒的种皮上形成的由脐部向外扩散的斑纹。3.4侵染型根据大豆花叶病毒接种后对花叶病毒的反应部位和症状不同划分的侵染类型,分花叶型、坏死型、种粒斑驳型。3.5抗性评价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4田间鉴定圃的设置2DB23/T2408—20194.1田间鉴定圃选址田间鉴定圃要设置在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发区,选择具备良好自然发病环境和可控灌溉条件、符合NY/T5010标准地块,与大田隔离要达到200米。4.2田间鉴定圃配置鉴定圃采

5、用垄作、条播、等行距。单行区,行长300cm,行距60cm~70cm,逢20的倍数设置一行对照,重复3次,顺序排列编号,鉴定圃四周设500cm宽的保护区(图1)。说明::矩形框表示整个试验区;:实线表示保护行和对照品种;:表示鉴定材料图1鉴定圃田间配置示意图4.3田间播种4.3.1田间播种时间播种时间5月10~20日为宜,或适当调整不同材料的播期以使植株接种期和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湿度与温度)相遇。4.3.2田间播种方式及播种量采用人工开沟,条播方式播种。每份材料播种1行,每隔19份鉴定材料播种1行

6、感病对照品种,试验每行均匀播种45粒种子。种子符合GB4404.2标准。4.3.3田间管理按GB/T8321、NY/T1276、DB23/T018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病虫草防治。及时灌水、及时防治大豆蚜虫,以免蚜虫传毒造成交叉感染。5病毒株系的制备和保存3DB23/T2408—2019参见NY/T3114.1-2017(3)病原物接种体制备。6接种与病情调查6.1接种期和接种方法接种期和接种方法参见NY/T3114.1-2017(5)接种。接种时,1周后对未显症的材料进行重复接种。6.2调查方法及项目成株

7、抗性调查时间与方法参见NY/T3114.1-2017,调查时每份材料随机抽样20株挂牌标记,根据图2分别调查记载侵染型、发病级别和发病株数,按照NY/T3114.1-2017中6.3和6.4标准进行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计算。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高感高感图2大豆花叶病毒病成株期侵染型分级图6.3子粒侵染型记载及标准4DB23/T2408—2019子粒侵染型调查在大豆成熟期进行,每份材料随机抽样20株,种粒斑驳按0、1、3、5、7五个级别划分,其划分标准详见图3和表1。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图3大豆花叶病毒病籽粒

8、侵染型分级图表1大豆花叶病毒病种粒抗性分级标准(种粒斑驳)表1大豆花叶病毒病种粒抗性分级标准(种粒斑驳)发病级别症状描述0无斑驳,代表免疫1斑驳很轻,色淡覆盖面积﹤5%,代表高抗3斑驳轻,覆盖面积5%~25%,代表中抗5斑驳重,覆盖面积25%~50%,代表感病7斑驳严重,覆盖面积﹥50%,代表高感7抗性评价参见NY/T3114.1-2017抗性评价,抗性评价中若一个鉴定群体中出现明显的抗、感类型差异,应在调查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