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弹力》教案(沪科版必修1).doc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沪科版必修1).doc

ID:56610911

大小:14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9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沪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沪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沪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沪科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弹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对比法。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

2、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

3、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二

4、)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5、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弹力?2、弹簧测力计的

5、测量原理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五)巩固练习:1、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使乒乓球自下而上运动的力是,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它有一个前提条件,该条件是,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4、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B、万有引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人

6、对墙的推力5、两个同学同时用4.2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六)布置作业:                 六、课后反思:1、成功的地方:2、不足的地方:3、改进措施:附:板书设计: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弹性限度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2、使用方法:(1)认清量程、分度值(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