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2年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6 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6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2·福建高考·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铵盐只有和碱反应才能够生成氨气”。【解析】选B。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和NH4Cl反应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2Na+2H2O2NaOH+H2↑、NH4Cl+NaOHNH3↑+H2O+NaCl。2.(2012·江苏高考·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
2、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析】选D。A项,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改进净化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B项,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且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污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C项,“白色污染”是聚乙烯等难以降解的塑料产生的污染,研发使用可降解
3、塑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D项,矿物资源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且矿物资源开采使用过程中易导致污染,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3.(2012·海南高考·1)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物质的特殊性质,如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但是却可以引起环境问题。【解析】选D。选项具体分析结论-4-A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碳氢化合
4、物等。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错误B酸雨是pH值小于5.6降雨。错误C酸雨是由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引起的,二氧化碳不会引起酸雨。错误D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温室效应,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还有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都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系。正确4.(2012·海南高考·8)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 )A.BaCl2和(NH4)2SO3 B.AgNO3和NH4ClC.FeCl3和NaHCO3D.KCl和Na2CO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注意以下几点:(1)固
5、体混合加热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不一定是两者反应产生的,有可能是物质加热分解生成气体;(2)常见的难溶于盐酸的沉淀有卤化银和硫酸钡。【解析】选A、C。A选项有铵盐,加热产生气体,溶解得到BaSO3沉淀且溶于盐酸;B选项溶解得到的AgCl不溶于盐酸;C选项有碳酸氢盐,加热产生气体,溶解得到Fe(OH)3可溶于盐酸;D选项溶解得不到沉淀。5.(2012·山东高考·12)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C.Fe与稀H
6、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易溶于水【解题指南】-4-解答本题时应明确氯气和二氧化硫褪色的原理的不同点,S的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解析】选D。A项,二者漂白的原理不同,前者属于氧化型,后者属于化合型,因此不能说明SO2具有氧化性,A错;B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S,B错;C项,铁与硝酸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6.(2012·天津高考·1)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CaO能与SO2
7、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明矾加入水中起到净水作用而不是作漂白剂和杀菌消毒。【解析】选C。75%的酒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原理是使病菌的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所以A正确;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起到除二氧化硫的作用,所以B正确;明矾放到自来水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起到净水作用,所以C错误;过渡金属的某些合金有吸附氢气的作用,所以D正确。二、非选择题7.(2012·江苏高考·16)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
8、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