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568117
大小:79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28
《(全国通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 课时作业(三十) 第30讲 实验常见仪器与基本操作(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三十) [第30讲 实验常见仪器与基本操作]1.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 ②容量瓶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滴定管 ⑦燃烧匙。常用于分离物质的有( )A.①②⑥ 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⑦2.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 ②量筒 ③烧杯 ④表面皿 ⑤蒸发皿 ⑥容量瓶 ⑦圆底烧瓶。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B.③⑥⑦C.①③④D.③⑤⑦3.下列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不慎打破温度计,可用吹风机加快水银(Hg)的蒸发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甲烷(CH4)气体时,必须先检
2、验甲烷的纯度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D.制取NH3的实验中,将多余NH3用导管直接导入水槽,用水吸收4.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图K30-15.[2012·济南模拟](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4g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中的纸片上称量③配
3、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不用进行干燥④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待溶液变成浅红色时即停止滴定⑤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2)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在通风橱内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②实验中剩余的过氧化钠粉末用纸包裹好后,放入垃圾桶内③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④为了节约时间,锌与稀硫酸反应一开始有氢气放出,就直接做氢气点燃实验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
4、验操作正确的是( )6图K30-27.取用下列固体药品时,一定要用镊子的是( )①金属钠 ②氧化铜 ③铜丝 ④过氧化钠 ⑤硫黄 ⑥氯化钠A.①②③④B.⑤⑥C.①③D.②③④⑤⑥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②将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5mol/L的硫酸铜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醛基③用盐酸酸化过的FeCl3溶液除去H2还原CuO实验留在试管内的铜迹④测定某溶液的pH,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⑤分液时,分
5、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⑥D.③⑤⑥9.实验室中的试纸种类很多、用途也比较广泛。下列试纸使用时不需要对试纸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A.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化氢气体B.用KI淀粉试纸检验氯气的存在C.收集氨气时,用pH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D.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溶液是否为碱性10.[2012·巢湖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保存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细口试剂瓶,而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无色广口试剂瓶中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
6、进行焰色反应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D.检验某溶液里是否含有Fe2+时,可先滴加新制的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11.[2013·阳江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滴定管时,滴定管必须用待装液润洗2~3次B.滴定操作中,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用10mL的量筒量取8.58mL0.10mol·L-1的稀盐酸6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1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B.检验
7、单质C与浓H2SO4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时,先检验CO2,再检验SO2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13.[2012·江苏模拟](1)如图K30-3所示A、B、C、D四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图K30-3①烧杯 ②普通漏斗 ③圆底烧瓶 ④锥形瓶⑤分液漏斗 ⑥酸式滴定管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
8、平衡后的状态如图K30-4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