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

(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

ID:56523112

大小:298.0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7

(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_第1页
(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_第2页
(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_第3页
(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_第4页
(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2017届高三政治高质量检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届高三政治质量检测(哲学4-10课)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D.物质具有不可知性2.五里滩头风欲平,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C.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

2、的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3.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旧时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禹锡)B.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D.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唐·白)4.如果我们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③对于没有客观根

3、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④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于1953年大胆用“人工石”三字合成了“砼”代替“混凝土”,因为简便易写得到业界认可。“砼”字的产生过程表明A.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B.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C.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D.意识的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6.“入乡随俗”哲学寓意相对立的是①随机应变②人买履③随心所欲④刮目相看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7.西方,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的理论,迷惑了很多人。下列对芝

4、诺的“飞矢不动”评价正确的是①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②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③认为飞箭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④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变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①遵循管理规律,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②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④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部结构的优

5、化趋向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右图漫画《人不是火柴,不能一擦就冒火》反映了①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②意识能够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意识活动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决定客观事物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0.“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B.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D.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

6、统一1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到: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一定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人并不显得像朋友。这告诉我们A.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B.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世界是可知的,要反对不可知论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2.中科大建伟院士领衔“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项目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建伟团队分别于2007年制备出六光子纠缠、2012年制备出八光子纠缠,并一直保持着纠缠光子数目的世界纪录。建伟说,“要实现有实用价值的量子模拟机和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起码要实现几十

7、到上百个量子比特的纠缠。”这表明①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3、一直以来人们对彗星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彗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欧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器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核成功发射着陆器“菲莱”。对彗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彗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彗星认

8、识的根本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