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

ID:56467061

大小:64.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6-19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_第1页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_第2页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_第3页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_第4页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发酵狭义——厌氧条件下葡萄糖通过酵解途径生成乳酸或乙醇等的分解代谢过程。广义——微生物把一些原料养分在合适的发酵条件下经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变成所需产物的过程。发酵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化过程,其好坏涉及诸多因素:菌种性能、培养基组成、原料质量、灭菌条件、种子质量、发酵条件和过程控制等菌种生产性能越高,其生产条件越难满足。发酵过程技术原理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半连续发酵连续发酵分批发酵几个重要参数:为比生长速率,h-1;-qs为比基质消耗速率,(g/g)/h;qp为比产物形成速率,(g/g)/h。生长周期:工业生产从发酵产率和发酵指数及避免染菌考虑

2、,要尽量缩短适应期。对数生长期max最大,其长短取决于培养基,包括溶氧可利用性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稳定期积累大量次级代谢产物,=(比死亡速率)根据产物的形成是否与菌体生长同步关联生长关联型通常是初级代谢产物的形成。非生长关联型产物形成只与细胞的积累量有关。次级代谢产物如某些抗生素的合成。Yp/x为以生长为基准的产物得率;qp为比产物生产速率,即基于细胞生长量的产物合成速率。qp随u的增长而提高。为比例系数。基质初始浓度对菌生长的影响基质初始浓度稳定期的菌浓ABCDX=Y(S0-St)S0为初始基质浓度;St为经培养时间t的基质浓度;Y为得率系数

3、。A-B区域,当生长停止时,St等于0;C-D区域,菌的进一步生长受到有害代谢物的限制。此方程可用于预测用多少初始基质能得到相应的菌量。分批发酵的优缺点优点操作简单、周期短、染菌机会少、生产过程容易控制缺点不适用于测定过程动力学(基质抑制、二次生长等)补料-分批发酵在分批发酵过程中补入新鲜料液,克服由于养分的不足,导致发酵过早结束。准稳态:补入的基质等于细胞消耗的基质,故虽然培养液中的总菌量随时间延长增加,但菌浓度并未提高,即dx/dt=0。恒化器的稳态和补料-分批发酵的准稳态主要区别在于恒化器的u是不变的,而补料-分批发酵的u是降低的。优点:能在系统中维

4、持很低的基质浓度,避免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和减缓有害代谢物的不利影响。分批补料的优化:通过一描述比生长速率与比生产速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借最大原理可获得比生长速率的最佳方案。半连续发酵在补料分批发酵的基础上加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放掉的发酵液和其它正常放罐的发酵液一起送去提炼工段。补充养分,同时解除/消弱代谢产物的抑制。不足:丢失了未利用的养分和处于生长旺盛期的菌体;送去提炼的发酵液体积更大;丢失代谢产生的前体物;利于非产生菌突变株的生长。实施:海洋微藻合成藻红素和EPA。需要摸索最佳的培养基更新速率。连续发酵发酵过程中一面补入新鲜的料液,一面以相同

5、的流速放料,维持发酵液原来的体积。(恒化培养)单级连续发酵多级连续发酵:增加罐的级数和将菌体运回罐内。利于多种碳源的利用和次级代谢物的生产,如利用葡萄糖和麦芽糖混合碳源培养产气克雷白氏菌,在第一级罐内只利用葡萄糖,第二级罐内利用麦芽糖,积累次级代谢产物。但系统复杂,用于研究和实际生产有困难。连续发酵达到稳态后,非生产时间少,因此设备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产品质量较稳定,可及时排出有害代谢产物。污染杂菌:时间长,不断供给系统培养基。了解杂菌在什么条件下发展成为主要的菌群?(通过计算菌的积累速率)在分批培养中任何能在培养液中生长的杂菌将存活和增长,但连续培养杂菌能

6、否积累取决于它在培养系统中的竞争能力。菌种突变:工业用菌株通常是经过改造的菌株,回复突变的倾向性很大,发酵时不够稳定。如果突变的结果使细胞获得高速生长能力,但失去生长能力,则最终低产突变株将取代高产突变株。连续培养时间越长,形成的突变株数目越多,发酵过程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解决方案:建立一种不利于低产突变株的选择性生产条件。如,L-苏氨酸产生菌:多重遗传缺陷的异亮氨酸渗漏高产菌株,可使补入的培养基中不含异亮氨酸。与产物回收结合的培养解决产物反馈阻遏的问题:在发酵过程中产物积累时将产物及时从发酵液中分离与回收。将传统的分离手段与发酵过程耦合。P241,表5-1。

7、膜分离与发酵耦合:有机酸(乳酸/醋酸等),乙醇,丙酮,丁醇发酵;抗生素;酶制剂等溶剂萃取与发酵耦合:乙醇,丙酮,丁醇,乳酸和赤霉素的发酵吸附发酵:发酵适当时机添加一种能选择性吸附产物而对生产菌无害的吸附剂。细胞的高密度培养一般指微生物细胞密度达到100g/L以上。主要解决的问题:基质的限制或抑制;付产物的积累;高CO2与热的释放速率;高的氧需求及培养基粘度的不断增加…达到高密度培养的手段:可采用一些特殊的生物反应器,如透析膜反应器,陶瓷膜反应器等;但工业上还是多采用一般的搅拌罐和补料工艺进行。要达到高密度培养:菌种本身;过程优化混合共培养系统乙酸的生产:运动

8、发酵单孢菌与醋酸杆菌混合培养由葡萄糖生产乙醇的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