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59121
大小:57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6-18
《中暑的现场急救.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暑的现场急救袁露平定义炎热的夏季里,无论普通老百姓还是运动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特殊人群,都可能受到高温的煎熬,导致中暑。如果急救不及时,就会导致严重后果。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三型:1、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休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2、热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3、热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以称热昏厥。病因1、高温(指室温超过35℃):在高温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常易发生中暑。2、通风不
2、良:有时室温末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3、年龄:老人、儿童及体弱者。4、疾病: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及广泛皮肤损伤等。5、其他:疲劳、饥饿、饮酒、肥胖、出汗、情绪激动等。发病机理产热增多散热减少正常人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出汗)。当人体受外界环境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散热达到平衡,致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心率及呼吸加快、面色发红、出汗等症状。热衰竭的发病机理主要是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热衰竭可伴有过多的出汗、
3、失水和失盐。工厂内发生中暑的原因多为通风不良临床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力下降、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或少汗、口渴、心悸心慌、发热、面色潮红、胸闷、抽搐、昏厥等。诊断分型1、先兆中暑,是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软弱、乏力、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重症中暑:是中暑类型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日射病症状特点:
4、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急救处理正常人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产
5、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中暑是因为环境高热多湿,机体吸收的热与产生的热大于散发的热,体温因此骤升,从而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广泛性器官功能障碍。急救时应先帮助机体散热、降温,再根据中暑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等病变,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急救五字原则:搬、 擦、 服、掐、补。1、搬——转移病人:迅速将病人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用扇子和电扇扇风,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领裤带,以利于呼吸和散热。2、 擦——物理降温:用冷水或稀释至40%的乙醇(酒精)擦身,或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血管部位,帮助病人散热。3、 服——使
6、用药物: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擦拭清凉油、风油精等提神醒脑药,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4、掐——按摩穴位: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用大拇指按压病人的人中、合谷等穴位。5、补——补充体液:病人苏醒后,给予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损失。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中暑后注意事项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因为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会引发比前次中暑更加严重的后果。出行躲避烈日;别等口渴了才喝水;保持充足睡眠总之不要在
7、烈日下曝晒、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保证室内通风、不要过度疲劳、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预防中暑的关键。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