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49359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24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和谐亲子关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成长、生活、学习的活动范围,它不仅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还会对儿童的智力、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一出生首先受到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以后的教育要想对儿童产生影响,就必须首先打破这种定势。虽然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学校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不断增加,但是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并未消失,家庭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甚至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着儿童的成功与否。本次调查了本校131班、135班的学
2、生家庭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学生素质状况,其具体情况如下表:项目体现表具班级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文员程度父母婚姻情况教育观念期望值教育方法居住环境人际关系大专以上高中或中专初中以下正常家庭离异丧偶重组品德重要健康重要智力重要全面发展望子成龙自由发展民主简单粗暴几世同堂父母和孩子和睦一般紧张245655178312722511621138806440783848383070692110393428642021347.610080%509847.76047.71从家庭结构方面看:此次调查表明,我校两个实验班核心家庭占64%,单亲家庭占6.9%,再婚家庭占13%,多成员家庭占30%。核
3、心家庭是由父母及一个或几个孩子构成。核心家庭最大的特点是人口少,关系简单。这种家庭对子女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父母肯下工夫、易于建立感情、矛盾少。但核心家庭对儿童成长也有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少、容易放任自流、孩子比较孤独。多成员家庭由祖辈、父辈和孩子组成。多成员家庭对儿童成长的有利因素三个方面是:教育力量大、孩子容易学会人际交往、老人直接参与教育。多成员家庭对儿童成长的不利因素三个方面是:矛盾多、隔代人溺爱严重、容易形成“代沟”。单亲家庭是指孩子因各种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与父亲或母亲组成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指丧偶或离异后又重新择偶组成的新家庭。单亲家庭和重
4、组家庭对儿童成长都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影响、思想影响、舆论影响、个性影响等方面。2、从家庭成员关系方面看:在此次调查中,我校两个实验班的小学生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结构功能状况总体良好,其比例分别为74.9%和79.6%。其中,82%的小学生认为,家人中无论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其他家人总是衷心的给予最大的支持,76%的学生认为,可以随时感受到家人带来的温暖、体贴和亲热感。在情感表达方面,61%的小学生认为,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诉说自己的困难和烦恼,52%的小学生认为,家人之间经常公开的表达相互之间的情感。 3从家庭的文化素质方面看:此次调查中,这两个实验班家长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
5、历居多,其中父亲初中以下学历占26.4%,高中学历占27.7%,大专以上学历占45.9%。母亲初中以下学历占27.9%,高中学历占26.3%,大专以上学历占45.8%。家长的文化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的理想、情操、道德水平、思想境界、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的运用;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家长的职业、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也决定了儿童处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文化素质高低,一般能很好地组织家庭生活,善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能力调解成员之间的种种矛盾,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方式和生活氛围。4、从学生家庭教养
6、方式状况方面看:此次调查中,这两个班在教养方式上,多数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值得肯定的。调查结果显示,60%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注意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53%的子女认为很容易与家长沟通,他们可以与家长讨论对某些人或事的看法,而不必觉得尴尬,62%的家长鼓励子女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采取简单粗暴教养方式的家长也不在少数,47.7%的家长不管子女心里的想法,只要看到孩子做错了事,就严词责骂,甚至棍棒相加。有一些家长都以自己忙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饭上学去了,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或校外干什么,对孩子的学习和其它行为也不了解,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失职。5、从家
7、庭的教育观念看:此次调查中,这两个实验班只有50%的家长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有8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比什么都重要。家长舍得为开发孩子智力投资,放学后,节假日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特长培训班,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有100%的家长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47.6%的家长提到了孩子的德育教育。由于家长自身的德育意识淡薄,部分家长没有起到模范作用,故没有对子女在德育方面进行言传身教,由于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有的家长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