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ID:56445919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7.3 印度(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复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等,粮食需求压力大,因此印度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印度的粮食问题,导入新课。板书: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新课教学〕1、课件演示:图7.42“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让学生快速抢答:刚才在图中你看到哪两种粮食作物?读书明确印度水稻和小麦均居世界前列,知道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2、提问思考:印度自然条件是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示从地形、气温和降水考虑)。学生讨论归纳:印度地处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好,降水量丰富,地形起伏平缓,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3、引导学生读34页阅读材料“两次绿色革命”,思考

2、: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并找出“绿色革命”重要措施。4、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绿色革命”,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目前印度粮食不仅能够自给,且有一定的余粮出口。5、课件演示:对比图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以及“印度的地形”,思考: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印度的年降水量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关系。6、学生观察,对照分布图,分组讨论,归纳: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河沿海平原上;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河德干高原西北部。7

3、、教师点评,得出结论: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且不同的生产特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8、转承印度的工业(返回主页)。板书:五、发展中的工业9、进入发展中的工业,课件演示:表格“印度工业发展”,指导学生读书35页,思考完成填表:比较工业部门独立之前独立之后基础工业纺织工业、采矿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棉麻纺织工业高新技术无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教师简述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取得较大的成绩,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课件演示:图7.44,7.45“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找出主要工业

4、城市。10、学生阅读P36页阅读材料“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自由谈谈看法。1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作引导。〔课堂小结〕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根据2003年统计它的人均GDP只有470美元。但印度注重高等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技术,印度政府已经选取信息产业以及软件也作为经济腾飞的龙头,在高科技领域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都给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了解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吸取经验,避免走弯路。”〔课外拓展〕通过图书和网络收集印度的文化风情、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宗教、民俗等资料,制作电子小报,相互交流。〔板书设计〕一、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首都,邻国2.地形特点

5、3.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国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2.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三、水旱灾害频繁发生1.热带季风气候及特征2.西南季风的影响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1.绿色革命2.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五、发展中的工业1.独立前后的工业变化2.主要工业中心和分布3.印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